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聚焦全国生态日 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08-15 08:07

时光记录创新发展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全国生态日特别报道)

编者按: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如今,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身体力行、久久为功,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今年全国生态日的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本版推出特别报道,以不同的时间维度记录神州大地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见证生态理念践行者的共同奋斗。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林草局 国家邮政局

1秒钟在森林观测站——

“捕捉细微变化,为‘三北’工程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 胡婧怡

8月14日9时0分0秒,气温24摄氏度,湿度83%,区域每百万个空气分子中有403个二氧化碳分子……

在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龙岗山的山坳里,森林中的时间以秒计算。

这里是“三北”工程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域,也是东北重要生态屏障区。跟随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员高添的脚步,穿过林间小路,眼前出现一座高大的观测塔矗立于密林深处,与另外两座观测塔相呼应。“三座观测塔构成‘科尔塔群’,每座塔都搭载着70多个传感器,森林一秒钟的秘密就藏在这里。”高添介绍,“科尔塔群”不间断捕捉森林中风、雨、光与温湿度的细微变化,获取森林全息三维结构数据、通量数据和生态水文数据等。

“爪”形的闭路涡动系统是观测塔上的重点设备之一。风从“爪”形的触角间穿过,系统每秒就可捕捉10次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高添说:“目前‘科尔塔群’监测的东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每公顷固碳量约2吨。”

“从人的视角看,森林的变化缓慢且平稳。但从生物和微气象过程看,每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吸收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风与树冠、地面摩擦产生的气体扰动,瞬息万变。”高添解释,“通过高频数据采集,我们可以测量计算这片森林的生产力、碳汇,研究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更好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启动地基激光雷达进行扫描,一块900平方米样地内,树木的结构信息可在2—3小时内完成采集,海量数据构建起一片“数字森林”,甚至叶子的形态、倾斜角度都清晰可见。高添说:“清原森林站生态系统云图谱不断衍生,森林监测平台不断完善,捕捉细微变化,为‘三北’工程提供科技支撑。”

1分钟在物流园区——

“在细节上,我们一直在为节能而努力”

记者 张丹华

“1分钟看起来很短,对于物流而言,却意味着上千件货物的同时运输。”在位于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京东产发工作人员张泽林说。

与传统物流仓库不同,“亚洲一号”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全部“摸黑”作业——借助智能控制平台,自动化仓库不需要开灯;订单到达后,系统自动从仓库调货出库,没有传输任务时,传输装置可以在1分钟内自动断电,降低能耗。

“仅靠不开灯作业,我们的自动化立体仓库1分钟可以省电2283千瓦时,相当于一户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电量。”张泽林说。

2019年投入使用的这座产业园,园区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通过采用大量立体堆垛存储技术、自动化分拣系统等设备,日均处理订单量超50万件。

这么大的订单量,如何节能减排?

园区内所有屋顶配备了光伏发电设备,总计10万平方米的光伏屋顶都可以并网发电。这些绿色电力,白天可供园区办公照明使用,夜间可通过“汽车+车棚+充电桩+光伏”项目试点,为新能源车充电。数据显示,仅2023年1月至10月,其发电量就相当于近4000户普通家庭一年用电量。

货物在分拣中心内包装。通过磁悬浮打包机、气泡膜打包机等智能设备组成的全链路智能包装系统,园区合理使用气泡膜、对折膜、纸箱等包装材料,极大降低了包装材料的消耗。

离开分拣中心,货物进入运输环节。园区内叉车全部采用新能源,并配套建设了22套充电终端,满足园区内部作业车辆及外来访客车辆充电需求。

“在细节上,我们一直在为节能而努力。”张泽林说。

1小时在自然保护区——

“让孩子们在这里更加了解自然”

记者 李纵

1小时,小朋友能学到多少自然知识?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

暑假是自然研学活动的高峰期。结合本土资源和科研成果,保护区设置了一条4.5公里长的“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主题自然教育体验径和一条1.2公里长、以“自然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探索径,并编写了配套的学生学习手册。“1小时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这里更加了解自然。”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科长彭丽芳说。

“现在是8月,蒲桃的叶子呈深绿色,它在今年已经完成了发芽、展叶、开花和结果。”一堂设在森林里的课上,前来研学的肇庆新区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正在记录蒲桃生长情况。能直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小朋友们十分兴奋。

“这是我们保护区设置的‘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引导大家参与观测、记录,并将这些内容上传到相关平台,为科学家提供基础数据。”彭丽芳说,“小小科学家”的称呼,也给了小朋友们很大鼓舞。很多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朋友们认真观测的身影。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56年,1979年成为我国首批入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打造具有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色的课程品牌和体系,是这里自然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了让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教育成果突破地域和时空局限,让更多人受益,我们还不定期举办线上公益课,现已举办39期,影响力不断扩大。”彭丽芳说。

1天在碳排放权登记结算大厅——

“管好‘总账本’,保障碳市场平稳运行”

记者 范昊天

早上8点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中碳登大厦3层,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大厅,账户、登记、结算、信息4个窗口的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大屏上,显示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行情K线图。

打开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管理后台,结算窗口工作人员雷明天点击“系统签到”,并给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工作人员发去消息,提醒对方及时进行系统对接,以便9点半碳市场开市后客户能顺利进行资金和配额划转。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碳登”)登记业务部部长易欣飞介绍,全国碳市场采用“双城”模式,交易中心位于上海,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设在武汉,由湖北省属国企宏泰集团下属中碳登负责运维,为各类交易主体提供账户注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资产管理等服务,相当于全国碳市场的“总账本”。

2021年7月16日正式上线以来,全国碳市场已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在碳市场运转各环节中,海量数据处理都要在中碳登后台完成。”易欣飞说,“我们有责任管好‘总账本’,保障碳市场平稳运行。”

全天交易中,减碳成效高的企业出售富余配额,排碳超额企业则购进配额。下午3点,全国碳市场正式休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工作人员将当天碳市场交易的批量数据上传至文件服务器,雷明天和同事收到这些数据后,立即开始日终清结算工作。

一天结束,细细盘算,截至8月14日,全国碳市场已平稳运行748个交易日。

1个月在可可西里——

“确保藏羚羊顺利回迁到栖息地”

记者 贾丰丰

粉金色的朝霞染透可可西里,空旷的草原上,二十几只藏羚羊结队而来。

“准备下车!”放下望远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管委会可可西里管理处五道梁保护站工作人员旦正文青招呼同事赶紧下车,摆放反光路锥,分头指挥来往车辆远远停车、耐心等候。

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是旦正文青和同事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从7月中下旬开始,产仔结束的藏羚羊开始陆续回迁,确保藏羚羊顺利回迁到栖息地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旦正文青告诉记者,“当前正是藏羚羊和幼仔的回迁高峰,最多时每天有数百只藏羚羊穿过青藏线。”

每年5月开始,栖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以及新疆阿尔金山等地的藏羚羊,会陆续前往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可可西里湖一带产仔,在平均海拔超过4800米的高原繁衍,繁殖季结束后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

作为高原生态指示性物种,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不足2万只恢复增长至7万多只。这背后,离不开所有坚守在可可西里的巡护队员的努力。不冻泉保护站、索南达杰保护站、沱沱河保护站、五道梁保护站、库南保护站依次排列,守护着野生动物的家园。每个月,5个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至少要开展一次大规模巡护,短则一周,长则十几天。

“哪怕渺无人烟,也要有人守护。”旦正文青对可可西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十分熟悉,“8月的可可西里,大自然的蓬勃力量尽情舒展,这也是我们守护的意义。”

1年在乡村创业空间——

“小小村庄,绿色业态正在不断丰富”

记者 窦瀚洋

又到一年旅游旺季。在浙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口的“余村邮局”特色商店里人气十足,游客们在这里挑选各种本地农特产品。

过去一年,对于“余村邮局”负责人张赟来说印象尤其深刻。立足在余村创办的农业发展公司,他从这里出发,面向全国寻找高品质水稻品种,“去年一年,公司优质生态大米销量突破100吨。”他说,“我们还在余村开辟了10亩试验田,研究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管理模式、手法、条件等。”

2022年7月,余村首次提出“全球合伙人”计划,聚焦青年新经济、跨界新农业、体验新文旅三大方向,围绕乡村旅游等产业,整合10万多平方米创业空间,面向全球招募英才。同年8月,张赟入选第一批成员,从上海来到余村,创办公司,瞄准生态农业。

不只张赟,00后方丽娜刚毕业就和团队一起,将机器人课程项目搬到田间地头;95后俞佳慧将葡萄园改造成沉浸体验式的亲子田园,探索农耕体验;90后李然不仅开起乡村咖啡馆,还积极做公益、搞文创、办展览,分享青年乡村生活……在合伙人众创空间,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围坐一起,或热烈讨论,或轻松交流。

天荒坪镇党委委员吴胜国介绍,去年,余村提出全力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的新目标,持续推进“全球合伙人”计划,如今,60个合伙人项目落地,1000名青年入乡,近2万名云村民在余村“线上链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感受到余村产业结构正在优化,不仅发展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还有绿色家居、绿色出行等,小小村庄,绿色业态正在不断丰富。”张赟说。

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写在2024年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

8月15日,我们迎来2024年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开花。

万里河山,生机盎然。绿色发展正在提速,绿色版图持续扩展,亿万人民共同描绘的美丽中国新画卷徐徐铺展。

护绿增蓝,祖国生态画卷更加美好

远处青山叠翠、绿植茂盛,近处草地上铺着光伏板,几只蜻蜓在轻盈飞舞……很难想象,这个公园似的地方,曾是填埋了江西省南昌市生活垃圾多达24年的“渣山”。

坐落于此的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之前是敞开式填埋作业,垃圾裸露、蚊蝇滋生、臭气逸散。当地居民阴佑聪住在离垃圾填埋场两公里外的小区。“以前温度越高,臭味越大。”他说。

2021年,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终期封场。当地对垃圾堆体全面覆土覆膜,投资打造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并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曾让居民烦心的垃圾“渣山”,正源源不断产生经济和环境效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

在各地各部门不懈努力下,一条条“臭水沟”变成“碧水河”,我们的家园正变得越来越美——

擦亮蓝天。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守护碧水。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至Ⅲ类)断面比例为88.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共护家园。2023年,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1.25亿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857万亩,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40年“双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

位于长江岸边的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是远近闻名的化工重镇,与沿江很多地方一样,也曾面临“化工围江”困局。

面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痛心地形容,母亲河“病了,病得不轻了”。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几年来,总书记主持召开了4次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贯穿始终。

近年来,猇亭区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大力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合成生物等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如今,长江干流水质向好,江豚追逐嬉戏,母亲河正在逐步恢复生机活力。

为了天蓝水碧山河美,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需要统筹部署、协同发力。

7月26日,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山东东营黄河口等5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东营,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这里曾经是白茫茫的盐碱地、光板地,如今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

近年来,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清理互花米草,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修复大片湿地,成为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保护区迎来了许多“新住民”,鸟类数量已达37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6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在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正不断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深化改革,重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清晨,陕西富平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水流淙淙,荷花摇曳,鱼群畅游……这悠闲惬意的美景,引得不少行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个“荒滩沟”。由于上游水库建设,灌区引水增加,石川河富平段水量骤减,河道垃圾也多。“只见石,不见川,下点儿雨就成臭水沟。”64岁的富平县居民陈文平回忆说。

从2014年起,当地对石川河开展系统治理,新建堤防并治理河道。为解决缺水问题,富平县建立石川河生态基流补偿机制,汩汩活水从周边水库和灌区涌入石川河。如今,河滨景观公园已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幸福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向污染宣战,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换回蓝天常在,淘汰“散乱污”企业,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货物运输“公转铁”,提高机动车油品排放标准……打出产业、能源、交通结构转型的“组合拳”。

为守护碧水长流,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众多河湖实现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为留住鸟语花香,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如期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生态文明载入了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守护绿水青山,要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

针对一些地方环保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党中央推动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让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成为硬约束。

祁连山生态破坏、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和别墅、海南一些地方违规围填海进行开发……这些典型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地转变发展思路,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渐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路。

正值暑期,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绿意葱茏、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林场职工李成志这几天正忙着接待来来往往的游客。他在林场工作了20多年,曾经和工友们靠伐木为生。随着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当地开始发展旅游业。“今年夏天游客数量相比过往增加不少,职工们人均增收8000多元。”李成志说。

林区还发展黑木耳种植等林下产业,绿水青山真真切切地变为了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协调,绿色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的同时,经济总量从2012年53.9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

加快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这几天,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双山垭口的早熟苹果迎来丰收,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

“大家一定想不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吧?”云南妹子期丽作为直播平台上的“家乡推荐官”,行走在果园里,正向观众讲述家乡昔日矿山变“金山”的故事。

期丽家就在紧邻矿山的乐居村。曾经,经年累月的磷矿开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这里成了寸草不生的“秃头山”,滑坡、山洪等灾害和塌陷事故时有发生。

当地动员社会资本探索“矿山复绿+现代苹果示范园”生态修复模式,在废旧矿山上建设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同时打造馨果书屋、咖啡餐吧等文旅项目,并开展星空露营、山地户外休闲拓展等活动,培育壮大“旅游+”新业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神州大地上,“风”“光”无限好。

一块块光伏板随山地走势连绵起伏,光伏板下青草日渐茂盛,羊群悠闲漫步其间……板上发电、板下牧羊,是光伏基地也是牧场。这个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国绿发尼勒克县400万千瓦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以“牧光互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项目实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风对植被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遏制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趋势。”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伊犁运检中心经理刘永说。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新疆的新能源发展实现“加速跑”。今年上半年,新疆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408万千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瞄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树立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鲜明导向。

行业领域,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发力:《电解铝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部署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推动产业链协同绿色发展等重点任务;《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聚焦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等。

全国各地,美丽中国建设的脚步正在加快:在青海,以“生态为纲”的省级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8月1日起施行;在浙江,7月24日施行的《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实施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市区全覆盖;北京在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之后,今年还将再添15处休闲公园和城市森林,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面向未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将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