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以务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铜川:小切口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在铜川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办理业务(资料照片)。
“电子保函上线后,企业参与招投标的效率更高、费用更低,也不用来回跑了,真方便。”6月7日,铜川城市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吕明说,“今年,公司参与铜川市第二老年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投标,原本需要缴纳20万元保证金,且这笔钱需要等招投标活动完结后才能退回。现在,我们只需花几百元担保费就能秒开电子保函,公司的现金流得到了释放。”
铜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推广电子保函,建成铜川市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吸引了7家电子保函机构入驻,实现了电子保函“全程网办”。只要参与投标的企业在线申请并填写相关信息,系统审批后,即可出具电子保函并提交至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
铜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科长葛晶说:“电子保函有效降低了投标人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充分释放了企业现金流,激发了企业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今年5月底,铜川已开具电子保函663笔,担保金额达3768.5万元。”
全面推广电子保函是铜川以小切口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举措。近年来,铜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利企便民为导向,创机制、强监管、优服务,着力打造“规范公开、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铜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和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明确交易范围和23个行政监督部门管理职责,建立了标准化、集约化服务体系。同时,该局整合优化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转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大模块平台的整合,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办”。今年1月至5月,铜川“一网通办”平台完成交易93笔,交易额达23.56亿元。
此外,铜川在全省率先建设1个市级、5个区县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站点,“零门槛、零限制、零费用”吸纳各行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实现了信息发布、服务委托、机构选取、成交信息等全流程网上运行管理。
“在网上中介服务超市,采购主体可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中介机构。这大大节约了采购主体和中介服务机构双方的人力、资金和时间成本,也能让企业更专注于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陕西公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伟说。
截至今年5月底,铜川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已入驻中介服务机构205家。
如何强化监管,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铜川聚焦风险防范,健全多方联动监督机制,出台《铜川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权责清单》,厘清权力事项20项、责任事项15项,形成监管合力;制定《铜川市公共资源交易“黑名单”管理办法》,将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川市财政局等12个行政监督部门列为黑名单信息采集来源,增强失信联合惩戒的联动性、统筹性。
铜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体制改革科科长童媛媛表示,《铜川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权责清单》明确了市级公共资源交易行业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交易服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避免了职能模糊与权力界限不清,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监管合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线下线上协同发力,推进全过程高效监管。铜川上线电子监管系统,可实时同步交易数据信息,建立交易数据关联比对分析模型,对经营主体关系、投标文件雷同性、评分异常情况等进行分析预警。同时,铜川优化现场监管,出台交易受理人员现场工作守则等14项现场管理制度,实行“三色马甲”现场管理机制,明晰交易现场异常情况处理细则,合并各类招投标现场登记表,实现“一张表单”管理,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记者 赵杨博)
白河:线上线下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6月14日,在白河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取号。通讯员 汤丽摄
“真是太方便了。以后,驾驶证到期更换时就不用先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了。在这里,我们就能享受‘一站办结’,省时又省力。”6月13日,张女士在白河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驾驶员自助体检机完成体检后,仅用15分钟便拿到了新驾照。
白河县从群众和企业需求出发,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持续打造更加舒心的办事环境,积极推动县镇村便民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目前,县政务服务中心可为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563项,让前来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11个镇便民服务中心、12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综合窗口,可办理镇村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133项,实现了部分高频便民事项镇村可办。
“我们在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的同时,拓展了一些增值服务。去年以来,我们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了个人征信自助查询机、超级柜员机、驾驶员自助体检机,设置了群众自助免费打印复印区,不断满足群众办事需求。”白河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松林说。
6月14日,陕西垲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谢娟在办公室登录陕西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现在,足不出户就可在线轻松完成税费申报及退税办理等涉税事项,真便捷。”谢娟说。
在白河县,像这样的“网上办事”服务已延伸到群众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群众在线填写一张表单就能开办企业,动动手指、刷刷脸就能操作公积金还款,足不出户就能异地转诊、进行项目备案……
截至目前,白河县县级政务服务事项总数为1690项。其中,1588项实现了网上可办,网办率达93.96%。
为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白河县还向镇村推广陕西政务服务网及“秦务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镇村就近办、网上办业务能力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白河县网上办、掌上办业务量同比增长15%。
除了做好线下“一站办结”、线上“一网通办”,白河县还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效,围绕群众关注点、社会治理堵点,建立完善“响应帮解”联动机制,通过线上交办、线下联系、回复回访、同步跟进、会同部门督查督办等切实解决好群众和企业的有效诉求,实现“接诉即办”。如今,在白河县,12345热线工单按期办结率达100%。
6月10日,家住白河县广电局家属院的高女士向安康市12345热线求助,称天花板渗水无法正常居住,请求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
收到12345热线的转派求助工单,白河县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求助工单线上派至城关镇,线下同步电话联系政府工作人员告知相关情况。城关镇接到任务后迅速联系社区干部前往现场查看,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检修确认渗水原因,现场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最终的处理结果,高女士表示满意。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打造适合政务服务的应用场景,最大限度便民利企,进一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白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吉山说。
(通讯员 郎海侠 汤丽)
镇安:“五办服务”让企业办事更省心
6月7日,在镇安县政务大厅,陕西玖彩钙镁实业有限公司的办事人员井绍茜在“五办服务”专员的协助下,只用30分钟就办好了新型低碳节能镁还原制造项目的立项备案手续。
这是镇安县以“五办服务”更好服务群众和企业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镇安新型低碳节能镁还原制造项目是镇安县2024年度重点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镇安县镁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地方收入,预计带动200余人就业。
当前,镇安县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坚持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镇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五办服务”,即简单事立即办、日常事帮代办、一件事一次办、多项事并联办、复杂事容缺办,让企业办事更省心、项目建设更高效。
今年5月,镇安县城中心的盛邦华悦商业综合体和缤悦酒店等经营主体集中开业。镇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经济审批股工作人员徐静介绍,为应对经营主体集中办理登记和各类许可,该局采取“提前介入”方式,安排“五办服务”专员一对一开展业务指导,顺利完成54家入驻企业、个体户的各项手续办理。
在商场开办食品店的杨丽告诉记者,商场的消防、规划等验收手续是同步办理的,她一直担心要等商场的所有手续都办完,才能办理个体户手续。让她没想到的是,“五办服务”专员陈鹏主动对接各个部门,为商户积极争取到同步办理手续的政策,确保了商铺和商场同步开业。
随着全省“三个年”活动不断深化,镇安县持续健全政务服务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人员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切实让数据流动起来、环节流畅起来,为群众和企业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
眼下,镇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在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划转运行283项审批事项,把经营主体登记、许可办理、发改立项、规划审批划转到一个部门办理,试点审批全流程“一窗受理、一窗办结”,最大限度发挥集中审批合力,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五办服务”等机制,实现47项事项“一次办成”。
镇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饶浩忠表示,他们将不断创新和优化审批服务,切实从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做优“镇周到”审批服务品牌,提供更加规范、高效、便民的审批服务,持续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记者 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