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热点观察 / 正文

基层考核成“数字游戏”,形式主义要不得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24 10:44 作者:刘诗麟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好“以实绩论英雄”的考核导向,平衡好数据指标和群众评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干部考核机制。

近日,山西某县基层干部向媒体反映,当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该县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考核,任务指标由县里派给乡镇,乡镇再派给村支书,有一位村支书名下注册了23个市场主体,只有3家是2022年前实际运营的合作社。随后,当地又提出“不看数量看质量”,要求注销之前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甚至提供集中办理注销的服务。基层考核变成“数字游戏”,令人咋舌。

的确,市场主体数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营商环境,是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首先要厘清的一点是,市场主体数量的增长是地方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改善的结果。如果忽视发展地方经济、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一键快进”只看市场主体数量是否增长,甚至在规划时就脱离实际情况盲目定计划、下指标,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可能有人会说,市场主体增长数量是短期数据,且指向的只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就算有问题影响也不大,不必太过“上纲上线”。可增长数据是微观的、阶段性的,背后反映的却是当地整体营商环境和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倘若连市场主体数量之类的基础数据都不真实,又谈何在此基础上作决策、谋发展?一家公司若根据注册市场主体数量来判断行业风向,很可能由此受到误导;一个地方若在虚假数据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很可能影响有关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严重者还会贻误发展机遇。

从根本上讲,这种只看数据不顾实际的做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是地方政绩观出了问题。基层是直接面对群众、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为群众解决实际诉求是基层干部的本职工作。可如果政绩观不正,考核评价的“指挥棒”指错了方向,基层干部只想着“用数据说话”,把心思都花在完成任务、糊弄了事上,注册又注销看起来没少忙活,纸面上也是花团锦簇,但回头一看,该解决的群众诉求还是没解决,该花更多精力办好的实事也打了折扣。群众不满意,基层干部“做白工”,长此以往,不仅会打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工作上产生敷衍塞责、不求进取的消极心态,还会消耗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对基层工作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越是这样,越需要上级部门更加明确地在工作思路上予以指导,而不是伸手等着看数据、要结果,把发展压力和任务“一键转发”直接丢给基层,敷衍了事。在考核评价中,也不能只看重数据指标,忽视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甚至如这次事件中一般层层摊派、来回折腾,靠堆数据来造成绩。真正促发展、惠民生的决策绝不是脱离基层实际“拍脑袋”作出来的。避免数据造假的形式主义,需要地方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多了解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声音,立足基层实际情况定任务,并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加强与基层的沟通,在确保政策落地不走样的同时,也可以及时进行完善或调整。不仅如此,在检查基层工作时也要避免念歪“考核经”。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好“以实绩论英雄”的考核导向,平衡好数据指标和群众评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多维度、立体化的干部考核机制,对干部工作成效形成更全面的检视。在此基础上,要尽量减少重复性的繁琐检查,让基层干部从办公桌前来到田间地头,沉下心来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回到这次市场主体数据造假事件本身,其实,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各地不乏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比如为企业“量身”制定纳税服务、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为市场主体搭好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发展等。从成效看,只要政府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市场主体扩数量、提质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少做些“数据好看”的表面文章,多想想群众真正需要什么,为群众做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地方经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