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相当于长期储蓄,可以抵扣个税,挺划算的!”最近,54岁的北京市民陈亮达刚办完综合所得年度汇算,他用个人养老金账户缴存的1.2万元抵扣了个税。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已有超50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但也存在“开户热缴存冷”、对年轻人吸引力低、税收激励有限等现象。(见4月22日《工人日报》)
今年1月,人社部表示,自2022年11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36个城市(地区)先行启动实施以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整体运行平稳,下一步将推进全面实施。不过,一年多来制度实施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年轻人对缴存个人养老金的积极性不高,这背后反映出的制度设计与实际需求间的落差,值得思考。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可以为个体提供更灵活的养老储备方式。然而,目前的制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群体以及不同职业特性人群的需求差异。这也是导致“开户热缴存冷”、年轻人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
通常,年轻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财务和生活压力,在房贷、子女教育、日常开销等多重经济负担下,养老规划往往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此外,在他们看来,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多,而个人养老金的提取条件又相对苛刻,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顾虑。
因此,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首先需在制度设计上做出更人性化、差异化的调整。建立应急支出机制便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当参保人面对失业、教育、重病或意外事故等特殊情况时,可被允许提前支取资金。这不仅能增加制度的灵活性,也能一定程度减轻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同时,针对不同收入群体和职业特性的人群,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应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例如,对于低收入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缴存上限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而对于高收入者,则可以通过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也是关键。当前,许多年轻人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仍较浅,加强他们对这一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更好地释放制度善意。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完善,需要政府部门、社会以及个人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听取各方意见,不断优化制度设计;社会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养老意识;而个人则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养老规划,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唯此,个人养老金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