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旬邑县职田镇积极探索实践,围绕“选、育、管、用”四个关键环节,搭建起村级后备干部“成长链”,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筑牢人才根基,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拓宽渠道“选”,建好人才库。职田镇各党支部积极拓展选人渠道,广泛招揽产业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以及大学毕业生回村干事创业,不断健全村级后备力量库。以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村党组织推荐为基础,经过个别谈话、民主评议等严格程序,精心选拔出一批思想觉悟高、品行端正、热爱农村且具备带富能力的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实施跟踪培养。截至目前,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80名,其中村级正职后备力量32名。
分级分类“育”,提升“真本领”。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备力量分类培养机制,对已担任村级职务的后备力量予以重点培养,以政治历练为核心,聚焦能力提升、学历优化、实践锻炼三大重点方向,构建“1+3+N”培养体系。聚焦政治历练核心,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组织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强化后备力量政治素养;将镇村干部与后备人才结成帮带对子,让后备力量参与到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一线工作中;提供针对性学习资源和渠道,鼓励干部参加大专学历提升,前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接受学习教育,助力干部提升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综合施策“管”,树牢“硬规矩”。秉持“一人一档”原则,为每位村级后备力量建立专属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其基本情况、专业特长以及培养锻炼期间的现实表现,做到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按照“月帮带、季谈话、年考核”的要求,通过“听、查、看、访、评”等方式,从思想动态、工作实绩、发展潜力和群众认可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评价,精准掌握后备力量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对于那些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的人员,及时调整出库,确保实现“优进绌退”。
实践锻炼“用”,搭建“大舞台”。坚持将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村级后备力量的“主阵地”,积极探索多岗位、多类型的实践锻炼路径。定期组织后备力量列席村“两委”会议、“三会一课”以及主题党日活动,让他们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开阔思路、增长才干。对于表现优异、能力出众、群众认可的后备力量,依照相关程序推荐其担任职务,充分激发有志青年加入村级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