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坚持面向产业、融入产业、服务产业,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加快构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聚焦需求,精准培育对象。按照“围绕产业育人才,育出人才强产业”的思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以服务全县有机苹果、绿色畜牧、高山蔬菜、优质烤烟、生态中蜂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开设专题培训班,提升技能水平,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已建成宝鸡市蜂产业十强镇2个、高山蔬菜基地3处、苹果大镇2个,荣获中国生态食材(麟游布尔羊)之乡。针对农产品产得出、卖不好难题,专门开设电子商务班,借助互联网,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以网络经济新业态为抓手,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促进增收,培养出麟游小杨、王豆豆等一批以展示乡土风貌、宣传本县农特产品的农村网红和电商达人。
创新方式,提升培育效果。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育的实效性。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供丰富课程资源,让学员随时随地学。组织线下集中培训、实地考察、现场指导等活动,加强学员与专家、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学习质效。建立技术服务机制,出台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服务办法,抽调专业理论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对学员进行现场示范,“手把手”指导,全周期对产业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题。推行“老手带新人”工作法,由“土专家”“田秀才”就近帮带新学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强化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实施高素质农民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和贴息贷款政策,鼓励学员发展产业。将产业发展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高素质农民优先推荐评优树模,进一步激发参与培训和壮大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乡村人才的获得感、荣誉感。目前,全县共认定产业致富带头人102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1人,“大国农匠”1人,宝鸡市“十佳农村实用人才”2人、市县“十大高素质农民”20余人,有2人荣获“宝鸡市第十二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农业农村类)称号,20名高素质农民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6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越来越多的乡村人才正阔步走向乡村振兴。
供稿:麟游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