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服务 / 正文

旬邑太村镇:党建引领 赋能升级“人才红链”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3-07 09:15 作者:陈方圆 马菊莹

近年来,旬邑县太村镇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实施“人才红链”工程,全力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学习为要,筑牢红链“根”与“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遵循《旬邑县村级后备力量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定期对全镇145名村级后备力量开展农村实用种植养殖技术、电脑操作技术、机械维修技术等各类培训,切实提高村级后备力量的专业技能和致富能力。通过顶岗锻炼、跟班见习、列席村级组织会议等方式,积极构筑后备力量参与处理村级日常事务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的实践平台,使其在乡村振兴、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线岗位得到充分锻炼。依托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提升活动,增强班子成员在政策执行、发展引领、群众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考核为尺,校准红链“规”与“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从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发展潜力、廉洁自律等方面,多维度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年度考核与监督。将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确保其工作成效得到群众认可。依据考察评议结果,对每一位村级后备力量进行等次评定,对评议为优秀的,列入重点对象加强教育培养,激励其持续奋进;对评议为不称职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力量队伍,维护人才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保障“人才红链”机制高效有序运行。

振兴为本,发挥红链“势”与“能”。立足人才群体的政治面貌、个人特长、群众基础等特点进行精准“画像”,将226名乡土人才、致富能手、电商人员等嵌入到全镇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特色民宿、品牌培育等农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上,实现“人才红链”与产业发展的相融共促。鼓励“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能人到村创业就业,鼓励有丰富种植养殖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以及其他有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等乡土人才,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向邻近群众开展培训、辅导,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人才振兴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围绕“强村富民、能人激活”目标,深入推进“能人报到”工作,充实网格员队伍,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阵地,推动人才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