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新春开工第一天,一列载着1300余名紫阳修脚师的列车驶离车站。这趟连续10余年开行的务工专列已成为年度返岗时独特的风景线。当紫阳修脚师行业年经营收入突破300亿元,这个劳务品牌已从简单的技能输出升级为产业经济现象。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如何让劳务经济持续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打造归巢经济的“金钥匙”、做好“筑巢引凤”文章。
实现劳务品牌的价值裂变。“广东技工”“河北福嫂”“吴忠厨师”……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紫阳县在实践中开创了“党政主导+龙头带动+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产教融合新模式。2023年以来,共有4341人通过紫阳县修脚师协会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获得等级证书。通过“千城万店计划”孵化了2.4万余家修脚门店,其中,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连锁,并走出国门开店经营。这种品牌化裂变式发展路径,不仅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还逐步形成了修脚足浴全产业链格局。围绕修脚足浴服务需要的产品,相关生产加工销售行业迅速发展,其中安康市郑远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初具规模,年产值都在亿元以上。
构建“磁吸式”的产业生态。对于紫阳县而言,建设好“一县三中心”可成为破题关键,即建成全国修脚足浴产业聚集县、全国修脚足浴企业运营中心、全国修脚师人才集散中心、全国修脚足浴配套产品供应中心。通过高标准建设劳务经济专业园区,为孵化培育链主企业提供“前店后厂”式的创业空间,从而推动链上产品研发迭代,拓展链上新业态。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对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设备购置补贴、税收返还等政策支持,形成“培训在县城、创业在园区、市场在全国”的生态闭环。
打造资源整合的创新模式。紫阳县可探索“三云平台”建设:建设云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劳务品牌线上运营服务,实现店面整合、品质提升、维权保障、岗位信息发布实时化;建设云诊室平台,通过建立足疗专业医院对接各门店,以医养融合提升服务附加值;建设云供应链平台,整合陕南中药材资源,开发足浴药包自有品牌。通过建设紫阳修脚足浴产业健康大数据中心,分析消费趋势,指导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通过“筑巢引凤”持续推动企业回迁紫阳县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开展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育,加快海外市场拓展,从而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竞争力。
务工专列鸣响的汽笛,既是出发的号角,也是归巢的召唤。当劳务品牌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升,产业园区从物理集聚转向生态培育,归巢经济才能突破“候鸟式”流动困局。唯有以“品牌化提升溢价、集群化降低成本、数字化提高效率”,才能将人口红利转化为持久发展动能。这需要地方政府以“产业运营商”的思维,既做基础设施的“筑巢者”,又当特色产业的“育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