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凤聚焦“储育管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履职能力强、队伍结构优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制定《丹凤县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选拔标准,规范选拔程序,突出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奉献精神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担当精神强的标准,注重从优秀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本土农村人才中选拔。常态化联系在外优秀人才,通过召开“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座谈会,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中来,根据村级班子建设需要统筹调配。按照每个村(社区)储备6—8名后备力量的要求,健全完善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村级考察初审、镇(街道)评估复审的程序,把好后备人选关。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1015名后备力量。
坚持“按需供给、因材施教”培养理念,将村级后备力量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村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依托县委党校、远程教育站点为主阵地,采取理论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全覆盖、全方位轮训,持续为村级后备力量蓄能充电。大力实施“千名领跑人”学历提升计划,为后备干部提供学历深造和能力提升机会,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切实增强履职综合能力。常态化落实镇(街道)办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级后备干部构成的“一对一”导师帮带机制,通过思想帮、工作带、经验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探索多岗位、多类型的实践锻炼形式,安排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村“两委”分工,给想干事、能干事的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为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备干部提供顶岗实践机会和展示舞台。有计划、有针对地安排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到镇(街道)办机关跟班学习,参与相关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综治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和重难点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开阔思路、增长才干,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锤炼和提高工作能力。按照“从严管理、动态调整”原则,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工作实绩、考察考核、奖励惩处等情况进行详细规范记载,形成后备干部进退留转的重要依据。
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思路,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力量走上村“两委”岗位,重点参与村级团组织、妇联、村务监督等工作。鼓励有致富带头能力、种植养殖能手、群众公认度高的村级后备力量,带办领办、参与管理经营集体经济,并按相关要求享受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奖励。围绕“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原则,对表现突出的,在评先选优、吸收党员、村“两委”补选和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考虑,充分调动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