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渭城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聚焦全区产业布局、企业发展、高校科研的共性需求,充分挖掘利用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引擎”作用,大力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通过平台共建、人才共育、服务共享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源的差异竞争、精准引育,逐渐形成“以产聚才、共育共享、校企共赢”的良性循环。
大力实施平台共建。按照“建设一个工作站,形成一支团队,培养带动一批人才,促进一项产业,服务一方经济”总体思路,大力推进辖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建设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有效促进校地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先后围绕清洁能源、光电科技、口腔医疗设备、中医康养等特色产业,与辖区3家高校、1家研究所、4家企业共同建立了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11个,吸引相关领域120余名专家学者入站,有力汇聚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初步形成具有渭城特色的产业专家工作站集群。为了确保专家工作站发挥人才团队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该区研究出台《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组建多部门协调小组,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和优质服务。工作站自建设运行以来,在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先进制造技术专家工作站在省级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孵化科技企业2家;中草药生态栽培专家工作站入选2023年度省级高校青年人才创新团队;清洁能源专家工作站建成省级科研实验室。
积极开展人才共育。大力支持辖区高校在教育、医疗系统和重点企业中组建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拓展政校企人才共育渠道,推动形成地方支持高校、高校服务地方的良性互动格局。达成与咸阳师范学院合作,在区融媒体中心建立新闻人才实习基地,推动高校人才资源有效转化,为渭城宣传工作输送“新鲜血液”,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双赢良好局面。合作以来,提供实习岗位150余人次。达成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渭城区人民医院建立医疗康复护理人才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合作育人促进人才与实训资源共享,实现校企优势叠加,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带教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助力提升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健康渭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挂牌以来,已接收见习生30余名,达成就业意向10名。达成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合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基层社区医疗卫生实习基地,持续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医疗卫生人才提供精准实训,同时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累计600余名学生通过社区实习基地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群众本领。
持续优化服务共享。在政校企合作中,渭城区明确自身职责定位,理清人才管理服务边界,充分发挥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和“激励助推”的作用,将人才服务摆在政校企合作的重要位置,坚持硬实力与软环境并重,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常态化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省市委人才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的“人才九条”等专题学习,激励引导各类人才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辖区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吴运铎纪念馆”入选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及陕西省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强人才服务团队,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中,遴选30余名年轻业务骨干,组建“人才管家”服务团队,常态化联系本领域专家人才,精准对接,贴心服务,切实当好人才服务“红小二”和创新创业“小秘书”。年内,通过节日慰问、座谈交流、征求意见等联系各类专家人才120余人次。同时,该区聚焦人才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为人才提供住房、医疗、教育户籍等11项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打通了人才政策、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累计协调解决重点企业、重点人才各类需求70余件,让各类才在渭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供稿:咸阳市渭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