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紧紧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立足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发展定位,聚焦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推动创新资源高效聚集、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建强人才链,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引擎。兴平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人才管理和使用力度。围绕培育壮大本土人才队伍,创新打造“智汇槐里”人才智库,设置10类专业人才库,吸纳入库各领域专业人才1636人,从10大领域遴选13名优秀行业领军人才,扶持创建专家人才工作室,帮带培养行业后备人才。围绕向外借智增强发展竞争力,高规格举办“星火槐里 科创三航”人才发展大会,聘任10名在外高层次专家人才担任兴平“科技顾问”,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建人才培育平台,先后申报“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支,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打造市级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9家,培养推树各领域优秀人才200余名。目前,全市人才储备总量逾2万人。
赋能产业链,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动力。兴平抢抓西安咸阳一体化和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机遇,主动站位“大西安产业转移承接地”,充分发挥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上下游技术协作、产业配套,推动形成以陕柴重工、陕航电气、西航制动、中船十二所等企业为代表的国防科技特色化产业集群。高规格举办“智造三航 科创未来”三航产业招商推介暨项目签约大会,面向省内外45所高校、科研院所和160余家企业开展三航产业推介,签订校地(政企)合作项目15个,吸纳投资65.66亿元。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签订技术转移中心兴平工作站建设协议和校地合作协议,支持引导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与西安工业大学共建材料检测与测试共享实验室。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研究所2家、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研发中心9家,培育各类链主型企业20余家,拥有新材料和航空航天配套产业首位产业企业165户。
延展创新链,筑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兴平锚定“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目标,坚持推进科技企业培育倍增计划,先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20户,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4.5%,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位列咸阳市各县区第一。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先后搭建建泰产业园、渭滨产业园等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启动建设占地300亩的玖犁产业智造基地和占地500亩的先进智造创新孵化基地,规划建设占地2000亩的秦创原(兴平)航空航海科技创新产业园(一期)。率先挂牌成立咸阳市首家县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常态化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对接,先后培育科技经纪人12人,累计邀请30余名高校专家来兴开展技术指导、需求对接,促进28项科技成果在兴转化落地。
供稿:兴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