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滨区聚焦打造工业强区的目标,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抓好“工匠人才”培育、评价、服务“三篇文章”,让更多产业人才留在渭滨、服务渭滨,为渭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能支撑。
多方培育为产业输送“工匠之才”。深化校企合作,15家企业与国内4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内为大中专院校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通过开展“进企实习”“定向委培”的形式,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有机结合,促进产教训深度融合,形成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每年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800余名。深化名师帮带,建有院士工作站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切实发挥工匠人才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人才培育作用,组织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名师“收徒”“带徒”,培育更多行家里手、专家人才。2022年以来,共培育各类工匠人才27人,青年科技新星、首席技师10人,技术能手140人。
多元评价为产业挑出“工匠之才”。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实行职业技能评价与人才使用、薪资待遇相衔接。在企业内推广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充分发挥企业评价自主权,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工作实绩,采取考核鉴定、考评结合、过程化评价和直接认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的接受者变为评价工作的主导者,2022年以来近千名技能人才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办“叉车工”“钳工”“装配工”等多工种职业技能大赛4场次,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选拔、培养优秀技能人才35名,并对当年晋升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人才给予500-2000元的奖励,提升技能人才水平。
多措服务为产业留住“工匠之才”。建立“渭滨区科技人才智库”和联络平台,为高技能人才开展技术交流,技能培训提供平台,目前入库专家人才318人。建立人才关心关爱制度,落实人才公寓20套,为1497名人才兑付个税补助282.5万元,为63名拔尖人才、十佳人才落实津贴、体检、慰问13.5万元,解决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家属就业方面问题21件,举办相亲会解决29对企业技能人才婚恋问题。完善人才荣誉制度,积极推荐28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全面发挥人才参谋助手和智囊作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
供稿:宝鸡市渭滨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