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服务 / 正文

长安区:奏响“五部曲”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0-09 10:52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长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人才工作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加快建设西部强区为目标,持续在完善政策、拓宽渠道、优化环境、搭建平台等方面下功夫,在“引育用管留”上探索出符合长安实际的特色之路。

谱好“前奏曲” ,聚焦产业招“引”人才。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全市九方面重点工作,大力实施“长安人才队伍建设4+1工程”,以推进科技进步和引领产业升级为核心,围绕特色产业,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引才主体,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化模式,采取载体引进、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工程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平台,围绕全区重点工作任务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政策,推动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建设,加快洋天科技工业园等5个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通过招新引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三招三引”,引进半导体、智能终端等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工业园区,吸引高科技产业项目人才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构建壮大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

奏好“交响曲” ,搭建平台培“育”人才。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培养造就一批善于传播优秀文化的人才,讲好长安故事,不断提高传播影响力。建设西安人才交流活动中心“长安会客厅”项目,打造面向高校师生的创新创业平台。以长安大学城校地联席会为依托,完善“进高校”工作机制和“1+11”校地融合联席会议制度,搭建校(院)地互动平台,实现科教资源就地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无缝对接,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培育制度,深入挖掘全区乡村技术人才,持续加大农业人才引育,重点对花卉等特色产业人才进行培育,举办“强化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训班,培育和储备基层人才,锻造一批留得住、能战斗、用得好的青年人才队伍。

演好“进行曲” ,人尽其才“用”人才。设立人才编制“周转池”,调剂368个编制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各部门、高校、企业深入宣传解读《西安市高层次人才评价确认实施办法》《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方案》人才分类评价实施办法,广泛宣传动员申报2022年“西安英才计划”工作,创建挂牌一批示范基地,创造性开展“人才+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结合长安区情实际,以乡村工匠、手工艺人、乡村治理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重点,壮大“土专家”“田秀才”队伍,建立“传帮带”机制,完善“1名首席专家+1个专业团队+N个协会”的“1+1+N”专家帮扶团,以王西平等高层次人才为核心,壮大项目团队人才队伍,带动农业产业领域技术水平提升,推动农业产业从业人才能力大幅提升。

围绕“主题曲”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 ”工程来抓,强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特色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重要内容,加强对组织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形成月督导、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对工作推动不力影响全区人才工作推进的,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建立了“区委人才办+区级重点领域人才主管部门+融媒体中心”的人才工作宣传联动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举全区之力吸引汇聚八方英才,在全区形成尊才、爱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氛围。

奏响“圆舞曲” ,营造环境“留”住人才。创优人才工作环境,释放人才活力,着力构建分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营造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确保人才安心工作、专心创业。优化完善区级重点人才认定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区级重点人才评审活动,完善区级重点人才库,并进行动态管理,探索实行精准定制和自选菜单式人才服务,扩大人才优待政策,提供“一卡通”优待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安居保障、政务服务、免费旅游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供稿:长安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