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陇县:“立体式”培育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6-23 13:12 作者:贾玉龙 王静静

去年以来,陇县聚焦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育机制,形成头雁领航、雏雁强基、鸿雁助力、归雁反哺的“雁群效应”,有力破解乡村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选”育储能,建强后备“生力军”。创新“选育带练考”五步育苗法,紧盯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优秀党员等重点人群,通过公开选拔、择优推荐、组织备案的方式,优选208名人才建立村级“头雁”后备力量库。按照“一对一”帮带思路,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力量互结对子,帮助后备力量在党建、产业、治理等关键岗位轮岗锻炼,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建立“季度研判+年终考核”动态管理机制,对符合标准的继续培养,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的动态调整,形成“蓄水池”活水长流的良性循环。

“培”育提能,打造过硬“领头雁”。构建“立体化培育+实战化考评”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建设水平。推广“政策解读+实景教学+案例研讨”培训方式,整合市县专家资源,全覆盖开展专题培训4次。实施“领跑人”学历提升计划,依托专业院校定点培养本土优秀在职村干部,31名年轻村党组织书记通过系统学习现代管理课程,开阔眼界视野,提高能力水平。完善“实绩比拼”考核体系,通过现场观摩、述职评议等方式检验履职成效,用实绩说话,为实干撑腰,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带富能力与治理水平双提升。

“管”育增能,激活驻村“先锋队”。打好全员化培训、常态化赛考、制度化管理、机制化保障等“组合拳”,每年对驻村干部集中培训2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升驻村干部业务素能。每月组织知识测试,以政策法规、村情村貌、帮扶成效等为侧重点,督促驻村干部全面精准提升帮扶能力。建立定点帮扶“三个清单”制度,明确帮扶具体事项、目标任务、完成时限,不断扩大帮扶实绩成效。坚持“三个一”关怀机制,去年提拔重用优秀驻村干部5人、晋升职级19人,激励驻村干部扎根乡村、善作善成。

“引”育赋能,汇聚振兴“智囊团”。以“乡情联络+政策扶持”双轮驱动模式,建立在外人才信息数据库,“一镇一册,一人一表”,吸纳在外陇县籍企业家、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115名。搭建在外人才情感联结和资源共享平台,定期开展连心服务、线上咨询、云端议事等活动,共商家乡产业发展大计。出台创业贷款、家属随迁、科研支持等专项创业扶持政策,吸引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办新型经营主体125家,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鼓励返乡人才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创办实体项目,优化资源整合并激活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生命力,形成“人才回归——项目落地——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