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世界金牌”斩获之道

——汉阴县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综述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2-31 15:02 作者:冯友松 刘 蕊 俞贞贤

一朵朵职教之花在这里绽放,一个个青春梦想从这里启航……2024年10月24日,一个让全县31万人民欢呼庆幸之日,那就是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来自全国中职学校的四个平行组42支代表队参加法律实务组的角逐,汉阴县职教中心赖珍明、雷泽艳老师倾心指导的学生汪慧明、罗兹芳、袁祖鹏、谢静静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和沉稳的竞技心理素质,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该组金奖,实现了全市职业院校在世赛赛事夺金奖的历史性突破。

令人振奋的荣誉与闪亮金牌背后,是汉阴县职教中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践行修内涵、促发展,抓培育、提质量、强服务、作贡献的理念,迈上了建设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及省级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示范县的新赛道。

把牢定航之舵引领方向无惧风浪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是技能重塑的主要渠道,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逐梦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长规划、大投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规划,秉持“高站位、高起点、大格局、看长远”的理念,按照“政策优先保障、问题优先解决、资金优先投入”的原则,三年来共投入7818.88万元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投资4.286亿元迁建职教中心、扩大办学规模。这一组数据足以见证该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伟目标和生动实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如何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该县将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分管领导组成考察组,带领发改、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10余次到省内外职业院校、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坚持创新驱动,精准定位,大力实施职普融通、校企合作、科教融汇之策,从此走上了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的发展之路,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深化改革,激活职业教育“一盘棋”。围绕长远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意见》《产教融合实施方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系列保障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内涵式发展康庄大道,为职业教育发展画出更大“同心圆”。

据了解,目前该县已与8所省内外职业学校、12个企业“联姻”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个。建成省级示范专业3个、6个科研院校汉阴研究实训基地、技能培训田间学校4个。同时围绕县域重点产业链、汉阴美食、“一老一小”养老托育领域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汉阴工作站3个,有效推动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就业向“兴”而行、向“优”延伸。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职业教育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必须坚守教育的本质、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质,锚定发展坐标、寻求创新突破,要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点亮出彩人生,面向产业的教育、点亮经济活力,面向生活的教育、点亮致富之路。”县委书记刘飞霞调研全县职业教育工作时表示。

筑稳起航之锚行远自迩不惧艰险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类型丰富、能力互补的高水平师资支撑。青年教师具备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等优势特征,是师资队伍建设发展重要的预备队和生力军。

如何破局扭转县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困难,县职教中心的答案是走“国家级技能大师+名师+”策略,致力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进行破局。

大师引领,名师帮带。2024年12月4日,全市中式烹饪、焊接、家政服务三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汉阴工作站揭牌,成立了毛朝军、赵小燕、王荣荣三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汉阴工作站,这一做法充分表明了汉阴大力培养技能人才的决心,围绕县域5条重点产业链乃至全市8条产业链在关键技术攻关、技能传承创新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等方面发挥国家级技能大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致力培养一个、带领一群、示范一片的成效。

谈起该校教学名师时,大家异口同声说起珍明并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1990年7月参加工作的他,在乡村小学当个“娃娃头”,在初中是个物理教学“领头雁”,在县职教中心是名师“引领者”,作为正高级教师、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赖老师长期专注于中职电子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大先生”。

“作为人民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娃,用心用情呵护,让学生靠技能立业,只有这样,才有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谈起教师职业时,赖珍明心中充满幸福感地谈到。

他这样说,在教学生涯中也是这样做的,一路走来收获颇多,相继发表论文7篇,主持课题10余件,获得两项发明专利。作为名师帮带者,先后培养出吴小红、孙琪、徐杨、刘伟等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路育人,带领学生团队20余次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屡屡获奖。

近年来,县职教中心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树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习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实践、信息技术实践,争当‘四有’好老师”的“1234”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并践行“学中做、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成长路径。

校本培训,强能力提素质促起航。紧扣中职青年教师队伍高水平发展需求,挖掘校内名师的“看家本领”与“拿手绝活”,开发先进教学理念、专业与课程建设、信息素养提升、研究能力提升等路径提升校本培训深度与广度,为青年教师发展添能加油、扩展里程。

“青春的火种是照亮世界的火焰,但火焰不能只照亮自己,更重要的是照亮他人。作为中职教师,我们都是一个‘小我’,‘小我’只有融入‘大我’,才会有大格局、大作为,才能价值更大,才能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赖珍明谈到。

破浪扬帆,正当时“职教航母” 起航。如今,县职教中心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聚力建设“德技并修”的“双师型”教师,100余名教师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全校1600余名学生“传技”护航,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迎来了黄金期!

激扬远航之帆争创辉煌不负韶华

“真正好的教育就像一束耀眼的光芒,不仅照亮前行的路途,更给人以温暖的力量,它是一种自发的传递,从此处到彼处,直至耳濡目染,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智慧地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是县职教中心主任焦富安对职业教育的深切感受。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我也想给女儿摘颗星星”“北斗重器背后的科研女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职工”“最美航天人”,她就是出生于汉阴县平梁镇二郎村普通农户家庭的成红霞,现任南京三乐集团有限公司的宇航产品室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卫星核心器件——空间行波管的研发工作。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成功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希望和团队们研发出数量更多、性能更优的产品,为国家航天事业添砖加瓦。”成红霞自豪的说道。她的选择只是数万“北斗人”的缩影,她的技能报国事迹已成为广大学子的“追星者”,更是新时代培养技能人才的“风向标”。

“有一技之长,心不会太飘,学得一门技术,改变一人命运,致富一个家庭。在汉阴,职业教育让不少学生、不少家庭找到了事业基点,走向了成功。如今,在县职教中心参加各类技能人才培训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培养能工巧匠,成就出彩人生。“在县职教中心参加两期电工学习,如今在本县一边做电工,基本每月都能赚到9000元左右,还能照顾娃上学和家里老人。”本土培养的技能人才张杰如实说到。像张师傅这样电工技能人才,每年都有100多人在县职教中心参加培训。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服务“三农”需求、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支撑技能社会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服务支撑。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过去在外打零工,只能养家糊口,自从参加县上举办的月嫂技能培训,现在月工资收入1万左右,很喜欢这份职业。”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隆薇来说,的确见证了技能成就人生的道理。据了解,汉阴境内都知道她做月嫂服务很细心、有爱心,请她当月嫂,至少提前半年预约。

匠心筑梦育人,“职”掌未来出彩,让每一位学员找到适合的路径。“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学习技能的机会,我将努力学习真知识、真本领,服务社会。”2024年10月11日,赵小燕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汉阴工作站在县职教中心举行“三区三业”电工、电焊工技能培训开班典礼上,学员陈定松说到。

为提升育人质量,推出“四导师制”育人模式,通过选聘优秀教师和企业技师组建“成长指导导师、课程选择导师、专业选择导师、就业指导导师”四类导师团队,从导德、导学、导能和导业4个维度引领学生成才。以校企共建“双师双能”教师流动站为突破口,组建“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工作室”“创新型教学团队”,帮助带动更多人愿学技能、学好技能。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扩大办学效益和规模,构建起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组织“五位一体”产教融合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链技工人才需求,组建了一批产教共同体,先后与8所中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与12家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并坚持“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提能”,激励更多的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匠心筑梦,打造中职标杆。三年来,县职教中心累计开展种养殖、电焊工、烹饪、康养家政、电商直播等实用技能培训161期1.95万人,有效提升了群众致富能力。在近5年的全国、全省、全市职教学生技能大赛上,先后拿下6块金牌,数量位居省市前列;近5年高考中,近30%的参考学生考上本科,人数位居全市前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所具有光辉历史的中职“航母”,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正向着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奋楫远航!

(供稿:汉阴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