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亮创新工作室成员在进行智能电动遥控式分流线夹升级课题研讨(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12月12日,全国劳模董宏涛正忙着为螺栓注脂装置做最后的评估。“发明螺栓注脂装置后,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原本需要两到三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一人就能完成。”董宏涛说。
这一研发成果得益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西安动车段董宏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发挥的创新推动作用。
破解难题 培育新人
一列动车缓缓驶入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检查库,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董宏涛迎了上去。
参加工作30多年,从修货车、客车到动车,他不断挑战自己,主动转换了27个岗位。从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成长为动车组检修领域的行家里手,他练就了处理动车组“疑难杂症”的本领。
2015年,以董宏涛名字命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西安铁路局在技术、资金、场地、人员、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打造传、帮、带“一线课堂”,董宏涛的“徒弟”一下子由8人跃升至60人。
“技术创新不能只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工作室的目标是让大多数职工从不敢创、不会创到人人创、抢着创。”西安铁路局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张黎克说。
今年初,检修工齐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人工为螺栓涂抹油脂,不仅慢还涂抹不匀。动车段每天要涂抹800个到1000个螺栓,既费人又费时。
针对这一问题,董宏涛立即组织工作室团队进行联合攻关。9月,半自动化的螺栓注脂装置出炉,能节省一多半人力。“工作室就是最好的练兵场!”董宏涛说。
近10年,围绕生产一线降本增效,董宏涛带领工作室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改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中的难题,也培育了一批技术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的技能工人。“进入工作室之前,他们大多是初级工和中级工,现在,高级技师和技师占80%以上。”董宏涛说。
制度保障 成果转化
为畅通创新人才快速成长的通道,全省各级工会以劳模和工匠人才领衔的创新工作室为主阵地,给予制度保障、资金支持、项目奖励,助推成果转化。
48岁的周红亮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海拔2200多米高的巡线工岗位上。他所在班站承担着为宝成电气化铁路和凤县、汉中地区供电的110千伏秦岭重冰区段融冰保电任务,同时还负责29条、全长623千米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巡线、爬塔、检修……秦岭地形多样、环境复杂,多年来,他不仅对山里的地理地貌了如指掌,还对杆号、铁塔位置了然于胸。
他和伙伴巡线时常常为输电线路上的风筝线、塑料袋等异物而烦恼。后来,周红亮创新工作室发明了“小黄人”智能线路清障精灵。它体积小、重量轻,通过遥控操作,完全不受输电线路环境和地域的限制。
国网宝鸡供电公司工会及时出台创新工作室资金支持的实施意见,以制度和专项经费保障创新工作室建设。
这些年,工作室团队先后开展智能电动遥控式分流线夹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首创“输电线路无人机+机器人检修平台”等10项带电检修新工艺,研发出输电线路断股修复装置等30多项实用型工器具,获得15项国家专利。2项成果登上央视《我爱发明》等栏目。周红亮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为推动创新工作室成果转化,国网宝鸡供电公司工会还出台技术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系列奖励办法。周红亮创新工作室的输电线路断股修复装置、输电线路X光探伤装置、智能电动遥控式分流线夹3项成果转化后,累计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根据奖励办法,企业按照比例对创新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让参与创新的职工充分享受成果转化收益。
目前,全省建有各级各类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100多个,省总工会为每个省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提供支持资金5万元至10万元,为每个创新工作室联盟补助经费5万元,累计支持资金785万元。“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解决技术发展的瓶颈、培养业务和经营管理人才、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省职工创新技术协作中心主任贺娟说。
联合攻关 抱团创新
一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犹如一把创新尖刀,而多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联合,则有望激发出更为璀璨的创新火花,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华阴市,陕西省农垦集团华阴农场有限责任公司黄晓宏劳模创新工作室,专注于粮食规模化生产、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吨半田”项目创建等,曾在改造土壤,满足粮食生长需求方面遇到难题。
在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的指导下,该工作室与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王战义工作室、中储粮渭南高田直属库有限公司李改婵创新工作室等组成工作室联盟,形成了一个联合攻关团队,有力有效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不仅给予工作室联盟经费支持,还指导其开展课题研究、技术研讨、质量管理等活动,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做法。
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主席周晓芳说:“通过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可以促进以前没有交集的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行业领头人深度沟通与全方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目前,全省已形成18个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以宝鸡市为例,宝鸡市总工会以产业链为抓手,组建的高端装备制造和烟酒食品工业两个创新工作室联盟,2024年以来已为多家企业解决了10多个棘手问题。
创新工作室正从“单打独斗”迈入“抱团创新”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