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兴平市:“三化并举”夯实特色产业人才支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0-17 10:21 作者:赵凯荣、王雪

近年来,兴平市结合县域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把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创建工作作为推进产才融合、提升人才工作质效的有力抓手,在完善制度、引才育才、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推动产才融合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壮大特色产业、集聚优秀人才、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优化顶层设计,搭建产才融合平台。按照“建设一个工作站, 形成一支团队,培养带动一批人才,孵化一批企业,促进一项产业,服务一方经济”的总体思路,制定《兴平市“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连续命名表彰四批县级特色农业专家工作站,全方位柔性引进专家教授,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能培训、帮带培养本土人才,先后建成小田家辣椒育种、农拓葡萄、宝塔山油漆、亚虎辣蒜、阜寨草莓小镇等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9个,吸纳入站专家73人,建成职业农民实训基地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实现人才由“零星分散”向“抱团集聚”的转变,聚力乡村振兴。

深化引育结合,壮大产业人才队伍。按照“培育高端人才、普训技能人才”的思路,借助专家工作站团队优势和人才资源,实施“师徒结对”“1+N”人才定向培养机制,由专家教授担任导师,培育本土高端人才,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建立“高校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才+本土实用人才”的三级人才培育模式,邀请进站专家深入产业基地、科研一线,围绕辣蒜、葡萄、草莓等传统农业产业及新材料和航空航海配套装备制造等新兴特色产业,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研讨,帮助基层后备人才快速掌握种植实用技术,及时跟进科研动态,累计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1030人,有力提升本土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强化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建设坚持“产业为基础,项目为核心,实效为根本”的原则,发挥其在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站以来,宝塔山水性醇酸工业漆制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量产,近三年实现产值7200多万元;中船十二所材料表面工程专家工作站与西安交大共建的“先进耐磨耐蚀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落户交大创新港;小田家辣椒育种中心专家工作站优选“宝椒”“天优”“航天”“天艳”等46个辣椒品种,推广种植10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合作社社员累计分红90余万元;使工作站真正成为兴平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供稿:兴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