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功县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思想理念,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上出实招,激活人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热情。
技能人才让特色产业“火起来”
“秋季是猕猴桃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根据各品种成熟期的不同,施肥时期为10-12月之间,时间应控制在采果之后落叶之前,越早越好……”走进武功绿益隆猕猴桃基地,负责人刘晓峰站在猕猴桃树下,正给当地群众授课。
“秋季施肥可以提高猕猴桃树体中贮藏的营养水平,有利于猕猴桃落叶前后和来年开花前一段时间的花芽分化,有利于萌芽、新梢生长和开花质量,对授粉和坐果也有裨益。”刘晓峰说。刘晓峰每年都要根据猕猴桃种植生长的不同阶段,讲授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有时到不同乡镇、看到不同的种植环境,他还会讲些更有针对性的内容。
从事猕猴桃行业20余年来,刘晓峰经验丰富,2015年8月他创办了陕西绿益隆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猕猴桃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公司流转周边农户土地1800亩,群众地租年收入186万元,积极与群众开展订单种植,“兜底价”开展代销包销,带动周边尚坡、联合、桥东等村群众发展猕猴桃产业6800亩,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为群众增收打下良好基础,让“绿蛋蛋”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人才因事业聚,事业因人才兴。武功聚焦人才强县目标战略,让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耕耘在这片广阔沃野、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乡土人才让非遗工艺“活起来”
“‘北韩麻花’制作技艺精湛,如今已有600多年的传承,还被列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村近500户居民,除了娃娃之外,人人都会炸麻花。”北韩村村委会副主任韩党周说道。
作为村致富带头人、第七届县管拔尖人才,他一直坚持“创业兴村、发展经济、诚信待人”的经营理念,依托“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品”融合北韩麻花,成立北韩麻花协会和北韩麻花专业合作社,吸纳制作专业户入股合作社,投资150余万元建成800多平方米北韩麻花生产基地。
走进合作社的产品展示厅内,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种包装精美的麻花产品,既有适合北方人口感的传统手工大麻花,也有满足南方人味蕾的机器制作的微甜小麻花。
生产车间内,和面机、揉面机、发酵箱、分条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工人正忙着生产。“目前合作社已拥有芝麻麻花、手工麻花、挂霜麻花等5大类13个品种,北韩麻花进入超市、市场,远销省内外,年销售产值达到12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2万元。”韩党周说,红利使用严格落实县上的“4321”分配原则,40%用于继续壮大集体经济,30%进行差异化分红,20%用于村内公益事业,10%用于集体经济风险补偿。目前合作社申请的“韩香酥”品牌已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后面会形成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规格,打品牌亮招牌,村社协作才能将产业做大做强。
搭平台,优环境,武功不断加大乡土人才开发力度,推动乡土人才与非遗工艺精准对接,培养造就“永久性”乡土人才,为传统技艺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医疗人才让健康养老“强起来”
走进武功后稷养老院,满院回荡的红歌和老人们的欢声笑语格外地吸引。领唱张海红是养老院负责人,她是小村镇西崆峒村人。2017年,她心系桑梓、回报故乡,在原薛固高中旧址上,创新型的建成了占地53亩,具有600张床位,荣获市级园林式单位的武功后稷养老院。
养老院建成至今,解决了家乡近百名群众就业问题,张海红还组织全院职工走进全县183个行政村,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养老、助残政策。自2021年12月起,为全县特困供养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共服务特困供养人员606人次。低价接收生活困难老人和托养残疾人及敬老院老人共90余名。她组织建立养老院扶贫帮困结对制度,定时定点给乡亲们送去单位的关怀和温暖,为武功乡村振兴和县域养老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广机构养老的同时,她广开思路,不断探索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县域养老新路子,创建中心半径5公里的养老服务圈,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照护服务。截至目前,已上门服务5200余人次,送医送药210余人次。如今,在张海红的持续努力和坚韧打拼下,后稷养老院在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上有了很大提升,成为陕西养老事业的新亮点。
打好乡村人才亲情牌,武功县大力支持和保护回乡创业的各类人才,引导其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家乡建设,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人才脱颖而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