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阳县坚持做强“人才引擎”,通过“外引内育”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人才队伍,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内在动力,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壮丽新画卷。
引进紧缺人才,激活乡村振兴“强引擎”。出台《人才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设立100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优化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奖补,用“政策礼包”吸引更多人才来合发展、投身乡村振兴。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科技、智力优势,深化创新“三团两站一队”引才模式,柔性引进高校人才,将“候鸟式”阶段服务转为“传递式”驻守服务,先后有13批217名硕博士研究生、168名专家教授投身合阳乡村振兴,累计推广实用技术60余项,栽植阳光玫瑰、瑞雪、瑞香红等新品种130个。
挖掘本土人才,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分级分类开设镇村领导干部进修班、基层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实施“万名农民进农校”工程,常态化举办农业技能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组建农业、医疗、教育等6支专家服务团,建立专家教授躬耕田180亩,创新“师徒结对”模式,1名专家教授帮带2名乡土人才,借助专家工作站、职业农民田间学校等载体,培育高素质农民2800多人。
搭建人才平台,凝聚乡村振兴“大力量”。在新池镇、金峪镇建成服务型人才驿站,搭建乡村人才交流互动平台,方便乡村人才开展交流研讨、学术探讨、技术分享等各类活动。设立葡萄、樱桃等6个县级农业专家工作站,远志中药材、聚丰源红薯、中资国业油用牡丹、丰茁坤金银花4家专家工作站获批市级专家工作站,为乡村人才作用发挥提供平台。围绕苹果、莲藕、花椒等产业,依托富源、鑫福源、天泉农业等现代农业园区,建成16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打通科研成果在乡村转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供稿:合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