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高质量的人才息息相关。近年来,三原县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建立“51303”乡村人才定向培养工作体系,畅通人才、智力、技术等下乡入村要素通道,全面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农人”队伍。
完善培育体系。“51303”乡村人才定向培养工作体系,即各镇(办)有一个田间学校、有一个产业示范基地、有一名领军人才、有一支技术队伍、一村一产有一名技术员,每村储备高素质农民人才30人,每村打造3个产业示范户。该县通过村组镇办推荐审核,重点采集经营规模大、从业稳定性高,具备高素质农民特征的返乡农民工、未就业复转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乡村产业从业人员信息,组建乡村人才库,储备乡村振兴主力军。
聚焦产业培养。该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依托示范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定一批农民田间学校、产业示范基地、主导产业示范户。组织农业农村、人社、文旅、科技等部门将政策、经费、人才、技术等资源向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聚焦倾斜,吸引苹果新品种培育、奶山羊养殖、农产品良种培育、葡萄酒酿造、高品质禽蛋生产等行业的优秀科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按照产业发展、群众需求,制定培育计划和实训方案,对入库乡土人才实施定向培训,打造一支熟练掌握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现代信息技术本领和农产品营销指导的技术人才帮扶队伍。
规范动态管理。该县按照行业指导、属地管理、共建共享、择优支持的运行机制,制定《三原县农民田间学校认定管理办法》《三原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制度。每所田间学校固定技术辅导员,负责指导教学活动,集教学、实训、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培养一批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强化对学员的实训、咨询和服务,每所田间学校每年举办培训班4次以上,服务人数不少于600人次。实行信息系统管理,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田间学校、实训基地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资格,并及时在信息库中调整。
激发人才活力。该县精心做好农民培训需求调研、学员跟踪服务,组织季节性实验示范、现场教学,满足多层次、广覆盖、经常性的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多部门协同实施培训指导、观摩推广、科技示范等,形成技术传帮带、大户带小户、产业作引领的乡村人才培养工作格局。目前,全县建立田间学校8所,成功创建县级涉农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5个,培育以“土专家”、“田秀才”、“农村电商”等乡土人才为主体的职业农民2048人,一大批具有新理念、新技术、新风貌的“新农人”活跃在乡村一线,他们用聪明才智、资源技术,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的活力。
(供稿:三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