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核心院孵培企业研发的无人驾驶清洁船。
北极雄芯信息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算力芯片。
一款可以搭载多个功能型芯粒的大算力芯片,可以大幅降低芯片设计开发门槛,能整体提升我国半导体设计制造水平;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可以让交通事故止步于虚拟世界;微机电系统芯片为机器装上“眼睛”……10月23日,在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大算力芯片、自动驾驶平台等产品。
交叉核心院是清华大学和西安市政府等单位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由图灵奖得主、京都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院长。2019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交叉核心院专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运营模式,有效打通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实现了发展的裂变。
1 挺进基础研究“无人区”
今年初,在西安秦创原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成果发布会上,交叉核心院自主孵化企业北极雄芯信息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发布了我国首个基于Chiplet(芯粒)架构的“启明930”芯片。
“芯粒架构是指通过将大芯片拆分为小芯粒进行生产并集成封装,可有效提升大算力芯片的综合性能,是传统芯片的升级。”北极雄芯信息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孟飞介绍,“今年底,我们还将推出一款大算力芯片。该芯片中央控制芯粒通过高速接口搭载多个功能型芯粒,可有效解决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对于大算力芯片的需求,应用场景广泛。”
“启明系列”芯片诞生的背后,是交叉核心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前沿基础研究的布局。针对陕西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交叉核心院坚持开展产业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挺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无人区”,在AI加速芯片、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及可信人工智能方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交叉核心院4个研究中心的主攻方向各有不同:前沿架构与智能芯片研究中心专注面向自动驾驶的自主可控专用芯片,构建可复用的芯片设计共性技术;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利用AI、大数据、区块链、运筹优化等技术,结合金融理论和金融工程的综合方案,解决金融行业核心问题;智慧城市大脑研究中心筹谋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可信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提高机器学习系统的安全质量,防止灰色及非法应用,让人工智能应用更加可信。
截至目前,交叉核心院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4个研究中心与央属机构组建5所实验室;建立“Chiplet产业联盟”,制定中国标准;建立世界首个智能出行开源联盟;搭建全球首个数据定价算法及要素收益分配平台;建成西安高新区首座AI超算平台;累计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16项,发表9篇国际顶级会议论文;研究成果获得 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 5年孵化培育16家科技企业
以产业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为交叉核心院成果转化提供了源源动力。
成立5年来,交叉核心院已孵化培育16家科技企业,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集群。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陕西省上市后备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4家企业估值超5亿元、1家企业估值超10亿元。
在自有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交叉核心院研究中心成功产业化落地4家公司。
2019年1月,前沿架构与智能芯片研究中心教授马恺声带领硕博团队开展基于稀疏架构的高能效比人工智能芯片开发,历经“启明910”“启明920”两款芯片迭代,于2021年7月创办北极雄芯信息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据介绍,该企业总融资额超过3亿元。
西安深信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由可信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教授杨子江于2019年4月创办,致力于为自动驾驶系统研发提供高效的训练及测试验证解决方案。西安智芯华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由前沿架构与智能芯片研究中心教授高鸣宇于2022年6月创办,专注于隐私计算算法优化。清润数科(西安)数据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由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研究中心教授林常乐于2023年6月创办,专注于构建数据定价与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并以与央企华润集团合作为基础,开发相关计算技术。
作为秦创原首批成果转化“加速器”,交叉核心院还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投资孵化了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探知图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联泰交叉信息技术(西安)有限公司等一批由陕西高校团队创办的科技企业。
交叉核心院还通过领先的算法优势,赋能本地企业,实现产业链不断延长和壮大。
“借助交叉核心院的算法优势,我们不断开拓应用的‘无人区’,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陕西金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泉表示。陕西金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019年入驻交叉核心院。近年来,该企业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实现年产值增加40%左右。
3 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
作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交叉核心院成为陕西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招引集聚的重要载体。
交叉核心院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组成联盟,共同培养交叉融合型人才;与西安高新区共建“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基地”,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截至目前,交叉核心院拥有1名院士、43名国家及省市级人才,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聚集其他产业人才近500名。
作为非营利性机构,交叉核心院持续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在用人机制方面,交叉核心院实行全职岗和柔性引进岗相结合的人员管理方式,保持人员一定的流动性。其中,4个研究中心柔性引进多位“姚班”博导。
同时,交叉核心院坚持研发项目面向市场需求。“我们的科研项目全部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管理委员会以科学性、战略相关性、产生效益的大小等为原则,多方位严格论证、审批立项项目,同时为每个科研项目匹配2年至3年的研发经费,配备专职项目管理人员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交叉核心院科技服务运营总监常佳伟介绍。
截至目前,交叉核心院申请承担了科技部“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晶圆级硅光交换互连片上计算系统”、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面向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价值图谱的算法定价平台”、西安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计划”等多个项目。
“我们探索形成了一个‘小而美+闭环可持续’的模式,充分信任科学家,由科学家组织人才团队和探索方向,并对其进行有限度的支持。当这些探索得到资本市场和产业界认可,我们再通过研发投入核算股权,入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待企业成长起来,我们择机转让股权,退出投入成本再反哺科研,支持新的项目团队。”常佳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实践,肩负起开展最出色的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一流拔尖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