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宝鸡市凤翔区畅通“两渠道”、聚焦“三维度”、启动“双引擎”的“232”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吸引了百余名优秀人才来到凤翔

筑巢引凤,凤舞凤翔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1 08:35 作者:李宛嵘 郭瑞娜

QQ截图20231011083642.jpg

通过“百人计划”招录到凤翔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李子墨(左)在凤翔泥塑传习所调研。记者 李宛嵘摄

近日,在位于宝鸡市凤翔区的柳林酒业文物酒海库内,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们正在品鉴美酒,他们不时地交流探讨,对凤香型白酒的历史文化、酿造工艺、酒海储存、科技创新等进行了近距离、全方位的了解。当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这是凤翔区多措并举吸引优秀人才助力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凤翔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畅通“两渠道”、聚焦“三维度”、启动“双引擎”的“232”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吸引了百余名优秀人才来到凤翔,活跃在乡村振兴、企业创新发展等领域生产一线,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诚引才 畅通“两渠道”

“虢王红薯,软糯香甜,大人小孩都爱吃!”每逢秋季,行走在凤翔区,随处都能听到商贩叫卖红薯的声音。

虢王镇地处凤翔区东南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种植红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得益于区上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我们与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如今,红薯选种、育苗、种植、田管等环节都有专家给予我们技术指导。今年,全镇红薯种植面积超2万亩,产值将达到1.3亿元。”虢王镇副镇长景亚岐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2022年,凤翔区出台《人才引进培育管理办法》,畅通“刚性+柔性”引才渠道。其中,刚性引进人才即用人单位与人才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柔性引进人才即通过顾问指导、技术咨询、联合攻关、入股合作等方式,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服务协议。企业刚性引进人才最高给予50万元补贴,柔性引进人才最高给予5万元经费补助。

《人才引进培育管理办法》的制定,无疑给区内企业和重点产业引进人才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除此之外,凤翔区还启动实施了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分3年引进100名硕士及以上研究生,5年发放各类补助补贴最高23万元。

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最能体现求贤若渴的引才诚意,激发创新创造的人才动能。

目前,凤翔区已建成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国家级研发中心,柔性引进各类专家教授54名,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5名。

以真留才 聚焦“三维度”

引来了“金凤凰”,如何留得住?

凭的是凤翔区留才的真心,靠的是凤翔区优良的发展环境。

“丰厚的引才待遇和深厚的非遗文化吸引我来到凤翔。每月一次的观摩调研、交友联谊、拓展训练、座谈交流等主题活动,让我感受到凤翔的爱才惜才,更加坚定地扎根这里。”在区文化馆工作的李子墨说。

李子墨是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艺术专业。2022年,他通过“百人计划”招录到凤翔工作。

在凤翔,李子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推介非遗文化: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宋濂学院“星火宣讲团”来凤翔调研,与西安市未央区永泰路小学共同编制“艺馨”系列课程,联合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创作的油画作品《老腔》入选“群星熠熠 笃行不怠”首届宝鸡市美术书法摄影获奖作品展……

2021年6月,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选调生张永博到凤翔区城关镇任副镇长。那时,基层一线繁杂的工作让他应接不暇,很不适应。

但好在有凤翔区的帮带培养制度,帮助张永博“启航”事业。

“组织对我进行了提醒谈话,还安排常务副区长和镇党委书记作为我的帮带培养人,帮助我了解基层、适应工作。有了前辈的帮带,我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工作逐步进入正轨。”张永博说。

2023年,张永博作为分管领导,领衔推进全镇2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个;作为选调生乡村振兴合力小组负责人,协助城关镇六营村谋划了非遗小镇等项目。

显然,他已经从一名基层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能适应多个角色的“行家里手”。

李子墨、张永博的故事是凤翔区以真留才的见证。

近年来,凤翔区立足“情感、理论、能力”3个维度,策划开展“情暖人才·激励担当”系列主题活动,以组织“关心”推动人才“留心”;举办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开展政治体检活动,以理论“筑基”夯实人才“根基”。不仅如此,凤翔区还先后统筹安排了18名区级领导、35名镇 (部门)“一把手”,分级帮带培养50余名选调生和高层次人才,让青年人才在严管厚爱中行稳致远。

以能用才 启动“双引擎”

“我本科学的是生物工程发酵专业,硕士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我所学专业研究的方向偏向于企业旅游管理,与区上建设中国西凤酒城、推进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思路非常契合。区委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鼓励我发挥专业叠加优势,在酒旅融合发展上多做研究。”凤翔区东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何璐开心地说。

何璐是“百人计划”首批招录的高层次人才,由她“挂帅”的《苏轼的“官榷与民”思想与西凤酒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课题已进入收尾阶段。

凤翔区不仅做到了科学用才,更是用事业晋升激励人才成长。

郭晓红是凤翔区的“明星”人物,长期从事农民培训工作,连续两届被评为凤翔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由于贡献突出,2017年,她被提拔为凤翔区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主任。就任后,郭晓红继续研究探索,形成四级联动“126”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该模式累计培训乡村人才43.9万人次,认定高素质农民3074人,被中央农广校评为陕西省唯一的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优秀案例。

为激发人才的干事活力和创业热情,凤翔区聚力搭建用才平台,启动“科学用才、事业激励”双引擎,指导引进人才领衔开展课题研究,对培养成熟的人才,优先提拔到领导岗位,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

“我们将统筹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着力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打造‘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环境,让更多人才在凤翔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希望,真正融入凤翔、扎根凤翔。”凤翔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鲁海涛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