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农业系统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刘艳飞(左)和团队成员在田间测量猕猴桃甜度。记者 陈玮摄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连日来,眉坞大地的果园中、道路旁、冷库里,猕猴桃种植户们忙着采摘、搬运、销售、贮藏,忙碌又喜悦。
“镇上成立了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支部的党员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参与到猕猴桃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帮助群众提高猕猴桃产量。”10月8日,宝鸡市眉县金渠镇枣林村党支部书记潘根虎表示,今年的翠香猕猴桃每公斤可以卖到11元以上。
近年来,眉县着眼加快猕猴桃“果业革命”,突出党建引领,在8个街道(镇、乡)、农业技术单位组建了10个功能型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动员1250名农村实用人才活跃在猕猴桃产业链上,多措并举盘活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人才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用支部把人才聚起来
从9月初开始,眉县猕猴桃种植大镇金渠镇、槐芽镇组织6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轮番上阵,通过“槐里小院”账号,每晚直播推介两镇的猕猴桃。
“生产一线的‘土专家’上线直播,更有说服力、吸引力。”槐芽镇副镇长苏改叶介绍,通过讲述猕猴桃种植故事、分享猕猴桃食用方法,“槐里小院”账号日均吸引粉丝3000多人在线,已帮助销售猕猴桃2.5万余公斤。
近年来,面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眉县大力推进以“四改五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果业革命”,即改土壤、改品种、改树形、改模式和提升基础、提升技术、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1.2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正是支撑的关键因素。
农村实用人才分布在猕猴桃产业链的各个节点,日常生产生活也相对分散。眉县通过挂牌成立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将人才力量凝聚起来。党支部聚集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再带动种植大户引领“果业革命”,通过技术推广、管理指导、互通信息,有效提高了猕猴桃种植、贮藏、加工水平,使得猕猴桃产值快速增长。
用帮带把人才留下来
“会种植的、擅管理的、能销售的各类人才集聚到一个团队,围绕猕猴桃产业一起使劲,产业发展成效更加明显了。”在眉县猕猴桃产业人才培训班课间,汤峪镇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党员、种植能手姚彦涛说。
结合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眉县依托猕猴桃产业园区,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贯通技能育才链,由20名驻眉专家逐人链式帮带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的农技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多对一”借智借力,“手把手”送技上门。
与此同时,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党员“应联尽联”结对包抓各自领域党外人才,引导政治上有进步意愿的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3年已推荐102名农村实用人才入党。同时,还有98名农村实用人才成为村级后备力量,乡土人才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借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硕士研究生培养融入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需求与创新研究活动,眉县培养了一批下得去、待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刘艳飞常年和十几名研究生一起,在学校与眉县共建的猕猴桃试验站开展工作。她介绍,团队在眉县发掘了一批素质高、本领强的优秀新农人,组建了“青猕俱乐部”,还推荐了2名硕士研究生到眉县农业技术单位工作,用“双向互动”模式培养出一批能力强、年轻化的农村实用人才。
用服务让产业强起来
“专家总能帮我们解决好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黄化、溃疡病等难题,猕猴桃销售也不用我们多操心。”营头镇新河村村民李有林说。
为精准对接产业和果农的刚需,眉县聚焦“产业需求列清单、高校支持到田间”,充分发挥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对接产业需求的“中间站”作用。
按照有场所、有师资、有制度、有教学、有效果、有服务的“六有”标准,眉县依托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组织起来的党员干部、农村实用人才,组建了8个人才工作站、20个实训基地,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技能培训服务。
“猕猴桃采摘后,果树仍需要精心管护,为来年高产丰产奠定基础。”营头镇猕猴桃产业人才党支部党员、种植能手王文刚说,果树将进入冬季休眠阶段,剪枝、施肥、绑蔓等田间管理一样都不能马虎。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向果农传授技术要领。
“把农村实用人才嵌在产业链上,眉县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管方向、集资源、抓统筹的优势,制定计划引才、合理调配用才、完善服务爱才,以实现人才和产业的双向奔赴。”眉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赵真介绍,眉县将继续突出党建引领,立足产业基础,锻强“产才融合”链条,努力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的新局面,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