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贫瘠山坳的陕西商洛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过去没有产业支撑,“无金又无米”。如今走进村里,木耳大棚里充满生机,白墙灰瓦小楼整洁漂亮,观光游客络绎不绝,村强民富景美的画卷生动铺展。
变化得益于商洛市“归雁计划”的实施。近年来,在返乡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正森带领下,金米村流转土地,搭建种植大棚,建设产业基地,将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2022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
全域皆处在秦岭腹地的商洛市,山大沟深,有79万名村民常年在外务工经商。近年来,针对农村年轻人流失,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无人可选”问题,商洛市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吸引外出创业经商人员返乡担任村(社区)干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商洛市建立定期摸底制度,由镇村党组织于每年年底至次年年初对外出人员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建立联系制度,县(区)依托农民工党委,通过发送信函、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形式,加强交流了解;专门出台意见,明确对返乡任职后作出突出贡献、党员群众公认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名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优先推荐参加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在相关评选表彰中作为重点表彰对象,落实创业就业各类政策,吸引人才回归。
为保障返乡任职人员干事创业,全市倾情做好服务,优化环境。广泛推行结对帮带制,镇(街道)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带1—2名返乡任职人员,帮助迅速适应岗位;市县(区)专门为返乡任职人员每年至少举办1期培训班,着力提升政策水平和实战能力;县(区)组织、民政部门联系一批返乡任职人员,帮助解决各种困难。
村景因人而变,乡村因人而兴。在外地经商多年的镇安县高峰镇渔坪村党员张福成,一直心系家乡建设。在镇党委联系、培养下,2018年他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巧妙变当地河水水温较低的劣势为优势,招商引进养殖冷水鱼项目,使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户均增收2300元。
通过实施“归雁计划”,建好队伍强了“里子”,引导村民换了“脑子”,帮助群众赚了“票子”,夯实了乡村振兴“底子”。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动员1100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担任村干部,其中,58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聘请1325名在外党员人才担任村级发展顾问。返乡人员引进项目637个,投资金额达3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