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红萝卜耕作方式是平地撒播,大水灌溉,种植全靠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时费工费资源,人力不足时还会导致红萝卜在地里大面积冻坏。”朝邑镇霸一村村民的一番话呈现出几年前种植红萝卜的现状,“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有了技术人员耿永胜站长在,所有问题都给解决了。”村民王武民说道。
大荔“沙苑红萝卜”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被当地人称为“小人参”。作为红萝卜种植的“核心区”,大荔县坚持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建平台、强机制、严保障,着力在产才融合上创新突破,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同频共振,真正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连续四年出国考察,购回丹麦阿萨力全自动收获机械3台,实现了红萝卜生产全程机械化。”耿永胜是大荔县第三批县管拔尖人才、荔盛萝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播前处理、统一播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服务)工作方式,使得合作社及周边群众红萝卜种植面积达到20000余亩,年收购加工销售红萝卜2.4万吨,产值3000余万元。
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为壮大农业人才队伍,大荔县积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专项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市县级农业专家工作站9所,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载体,实现产学研深度对接。统筹专家人才资源,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积极开展“援助服务”行动,组建“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农业专家服务团”,深入基层与种植户“结对子”,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开展科技试验示范、“订单式”农技培训等服务,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常态化开展服务300余场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采用“集中+分散”、“理论+实践”、“外训+拓展”三结合模式,评选认定高素质农民累计3442人,积极推荐“土专家”“田秀才”入选县管拔尖人才,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就是筹钱也要把村集体产业搞出来。”这是官池镇石槽村党支部书记秦中良几年前在支部大会上讲的话,作为大荔县基层村干部的优秀代表,秦中良带领村民实现了红萝卜5000多万元的年产值,使得小小萝卜带动群众致富成为了可能。同时,这也是大荔县村干部自主培养效能的体现,2020年换届中大荔县择优推选220名乡村致富能手、年轻后备人才入选村党组织委员,通过教育培训、立体实训、墩苗锻炼等方式,建强村干部履职本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村级组织力和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构筑了坚强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