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树立技能成才“风向标”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1-09-13 14:24 作者:蔡洪帅

  近期,人社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健全“技能中国”政策制度体系和实施“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技能合作”四大行动,提出20条具体举措。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关键力量。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与之匹配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十八大以来,中央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政策叠加,“技能成才”蔚然成风。

  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健全、技能人才培训滞后、社会“重普教轻职教”等思想固化,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供给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实施好“技能中国行动”,要厚植技能成才沃土,深化技能人才供给改革,推动制度、政策、环境、市场、产业集中发力,促进“大国工匠”竞相涌现。

  职教改革提质增效。要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配套、提高办学条件,“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要注重产学研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共育,聚焦高端装备、元器件、基础材料等关键领域和产业布局,探索联合攻关、传技带徒、专业进修等模式,让优秀技能人才钻研前沿技术、勇于担当有为。

  创新机制精准评价。要打破重产业轻技能惯性思维,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要注重精准评价,坚持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根据行业特点,分类建立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注重政治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实绩贡献等综合评价。要探索以赛代评、职业认定、企业自主评价、社会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将评价结果与技能人才薪酬分配、荣誉奖励、职级晋升等挂钩,让技能人才有尊严、有出路、有奔头。

  优化服务拴心留才。要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积极搭建技能大师工作室、职业技能孵化器、乡村振兴技能服务基地等,提高创新承载能力,为技能人才“筑巢架梯”。要强化荣誉激励,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党委联系服务范围,及时帮助解决子女教育、医疗补助、带薪休假、住房安置、技能传承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消除技能人才扎根一线、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要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评选劳模先进、项目扶持、政治荣誉等方面予以倾斜,广泛宣传青年技能人才典型,进一步营造崇才尚技良好生态。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