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合阳县:“三团一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1-08-30 10:07

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合阳县坚持需求导向,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三团一队”作用,构筑校地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共享高校资源,创新引才机制。坚持“优势互补、务实重效、合作共建、互惠双赢”原则,紧抓合阳引才用才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点,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定点包联县优势,创新提出巩固县校合作平台,签订人才输送培养合作协议,组建“三团一队”人才工作队。19个学院(所)党委书记组成“书记帮镇助力团”,根据专业优势主动对接12个镇(街道)和相关涉农部门,帮助做好农业产业项目论证和规划实施;柔性引进168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教授助力团”,包联14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分批招聘优秀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研究生助力团”,驻镇(街道)帮扶半年,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目前已选派6批94人;整合148名本土人才组成“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巡回开展行业服务,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除“研究生助力团”外,其他成员不作驻守规定,将“候鸟式”阶段服务转变为“传递式”驻守服务,“单兵作战”拓展为“集团作战”,实现人才帮扶全区域、全方位、全覆盖。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作用发挥。把管理、服务、考核作为主抓手,激励引导高校人才在农村担当作为。规范管理促成长。制定出台研究生助力团《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建立工作例会和主题月活动制度,成立“研究生助力团工作站”,坚持“周报告、月考核、季观摩、期满评优”长效机制,通过日常考核、定期考核、专项工作考核、重大事件考核等方式,促进研究生助力团成员成长。“研究生助力团”荣获第六届“合阳好青年”荣誉称号。暖心服务强保障。举办“研究生助力团”岗前培训会,引导团员们转变角色,融入农村,发挥作用。结合“研究生助力团”成员的专业特长和镇(街道)产业发展需求,县校每月分别给予2000元生活补贴,提供食宿安排,解决“研究生助力团”驻(街道)的后顾之忧。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星火力量为基层点亮乡村振兴的曙光。跟踪考核重激励。西农大建立常态化沟通反馈机制,实施跟踪培养计划,将挂职考评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毕业博硕士生的重要依据。深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工作成效明显和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给予资金奖励,被认定为市级专家工作站的给予一定的科研补助,激发干事创业动力。

叠加人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培、规、带、销”工作机制,系统化推动“三团一队”促振兴。“培”训技术,开办“脱贫攻坚培训中心”和“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围绕选苗育种、种植修剪、灌溉施肥、病虫防治等课题,系统化开展产业技术培训200余场次,解决霜冻补救、果树枯死等急难问题30多个,受益群众2万余人。“规”划优势产业,学院党委书记、专家教授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指导建成2万亩红薯生产基地、1万亩樱桃生产基地、8000亩红提葡萄生产基地、2000亩九眼莲示范基地,引进正能集团投资1.5亿建成3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引进并建成年加工5000吨小米锅巴生产线一条,将为全县小米产业带来300万元以上的附加值,辐射带动32个现代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夯实振兴基础。“带”动集体经济,各研究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进糯玉米、彩色小麦、无刺花椒等90种新品种,结合专业特长创建“科技示范方”12个,示范帮带46个集体经济扶持村发展壮大,带动8000余贫困群众实现脱贫。“销”售农副产品,借助互联网优势,打造丰泰农果、微盟旺铺、雅购电子等电商平台,发挥CCTV7农产品寻宝海选、省教育厅“我为脱贫出创意”设计大赛产品销售评比“双第一”效应,助销苹果、樱桃、葡萄等农副产品22余万吨,带动群众增收5700余万元,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