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而职业教育则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教育、根基教育。在我们国家,职业教育既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更有现实需求的“急迫呼唤”。
近年来,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新业态催动新型用工模式,各地纷纷在推动职业教育、加强技能人才激励等方面出真招实招硬招,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明显。但仍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观念依然盛行,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偏离“技能为本、就业导向”轨道,导致职、教脱节“两张皮”;发展职业教育平台载体搭建不到位,企业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空间受限,等等。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是精准施策、同向发力,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一体推动。
要着眼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结合地方产业实际,探索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的阶梯性发展路径。健全多元办学格局,积极引入企业、行业以及社会力量,做优校企合作,真正以职业教育为纽带,推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同享技能人才发展红利。
要打破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畅通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发展通道,搭建成长成才“立交桥”。着眼培养“大国工匠”,常态化、高规格举办好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导师带徒比赛等,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大力推广新型学徒制,探索全领域搭建“产业需求—岗位模拟—名师带徒—企业就业”平台,促进教学、实训、生产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要营造爱才敬才浓厚氛围,从工作、生活等方面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提升社会地位,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人才变“门可罗雀”为“纷至沓来”,真正形成“不唯学历重能力”的社会风尚。要充分给予技能人才“出彩”机会,切实点亮技能人才职业荣光,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氛围。
(作者单位:山东昌邑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