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以优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抓手,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实现聚才、育才、留才新突破,打造人才队伍“长安样板”,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集聚工程,实现聚才新突破。依托驻区高校科教资源优势,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遴选不少于10支专家教授团队,组建乡村振兴顾问团,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实现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组织乡贤、企业家、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选聘科技特派员、地方级领军人才等组建专家帮扶团,结对帮扶联系合作社,发挥科技优势带动产业人才队伍发展。逐步形成乡村人才聚合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保障。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现育才新突破。结合区内发展实际,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联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突出花卉、精品果业等特色产业人才、电商人才、文旅融合服务人才能力和学历双提升。围绕非遗传承等乡土文化人才,以建设“一基地三中心”(非遗传承人才研修基地、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中心、研究中心、展示中心)为工作抓手,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历史研究、宣传推
介等活动,提升非遗传承人对非遗文化载体性质和厚重历史价值的认知,打造一支懂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和传承技艺高超、文化内涵深厚的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文化产业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优化工程,实现留才新突破。只有营造良好的创造创业环境,才能筑巢引凤,更好地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效用。今年,长安区致力于建设西安市人才交流活动中心,打造集学术交流、企智资智对接、创新成果展示、政策宣传、培训沙龙为一体的人才交流活动阵地;建立区级重点人才评选制度,乡村振兴人才评价机制,鼓励激励人才发挥效用,担当作为;建立重点人才“五必访”联系制度、提供优惠食宿、免费停车、医疗健康等“一卡通”优待服务,不断改善区内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拴心留才的创造创业环境,让人才安心、安居、安业,助力区委“三三三”战略实施,建设美好新长安。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