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灞桥区:盘点2020年度人才工作“五大热词”

来源:西安组工 发布时间:2021-01-21 14:39

2020年是灞桥人才工作“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优化人才生态”中努力作为、成果丰硕。今天,我们一同盘点2020灞桥人才工作“五大热词”。

群英汇聚

举办主题沙龙,激发人才活力。发挥“灞河思享会”品牌效应,策划了以“服务人才、聚力发展”为主题的“灞河思享会系列活动”3场,创设服务载体、搭建交流平台、聚合人才创造力。三场活动涵盖了全区生产类、科技类、文旅商贸等三大主导行业,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参与人才可达100余人次,社会反响良好,受到一致好评。组织区内知名的书法、绘画、文学、非遗领域专家, 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通过集中座谈、聘请讲课、现场教学、作品推荐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发挥标杆、榜样作用。

汇智强音

组织论坛为各类人才搭建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媒体等社会各界多层次的交流平台。举办“新时代 新思想 新作为——2020青年与未来人才论坛”,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多视角的就业创业平台,通过与深耕多年的著名企业家和近年来在地区崭露头角的青年企业家现身说法,从他们的创业故事、理念观点和经验总结中,探寻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的创业之道,助力青年创业创新,为地区新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在“人才助力发展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活动中,向半坡博物馆、白鹿仓景区、鲸鱼沟竹海风景区、崔振宽美术馆、半坡艺术区、麦草人主题乐园、长征米拉梭酒店等七家颇具灞桥特色的文旅单位,授予了“灞桥区文旅人才实训基地”称号,下一步,将依托各文旅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常态化学习交流培训,持续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

鸿雁来栖

百花齐放,实施精准靶向引才。在非遗、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中挖掘高层次人才,已完成确认8人;认定D、E类人才1066人,引进和培养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类人才、实用性人才共计20161人。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扶贫、城镇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精准定制供需服务专场招聘会、白鹿原大学城就业创业促进联盟校园行系列等各类招聘活动,共举办招聘会14场次,其中:网络招聘会5场、现场招聘会9场,累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47841个,接待入场求职群众20949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680人。

青春领跑

发挥白鹿原大学城的人才优势、教育优势,将科技元素融入灞桥乡村旅游、将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农业园区,将新媒体传播嵌入美丽乡村发展,积极搭建大学旅游资源、科技创新与智慧景区建设、农业园区品质提升相结合的人才实践平台,助力我区科技、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灞桥樱桃”宣传推介暨樱桃文化旅游节、“千年古都品葡萄 常来长安游灞桥” 葡萄采摘文化旅游节暨网上直播活动、白鹿仓首届电音节、“萤火星空”无人机光影秀活动。结合我区产业优势,以“校区、院区、园区、农区、街区”五区为主战场,以“军民融合、都市农业、文化创意、院校创新、大众创业”五大引擎为抓手,开展“腾飞灞桥双创行”活动每月走进双创平台,与创业者零距离谈心,破解创业难题。共开展活动30次,帮助创业者解决各类问题30余件,包括发展空间预留、项目扶持、房租减缓、金融支持等问题。注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举办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7场,现场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个。

厚植乡土

对现有农业园区提升改造,打造农业众创载体,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聚梦苑社区工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已完成挂牌,目前全区已建成农业众创载体7家,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陕西秦灞庄园3家农业众创载体被认定为省级“农业星创天地”,其中西安葡萄产业星创天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省级劳模张崇民、部级劳模郭缠俊、区级劳模常梅、姜岩共同牵头成立白鹿原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联盟旨在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农产品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激励更多劳动者参与创新实践,共同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