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专家服务团,实现了专家与群众的精准对接,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的烦心事,也为专家提供了自我提升的平台。”1月8日,富平县乡村振兴农业专家服务团团长冯安荣告诉记者,实现这样的双赢结果,离不开富平县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新政。
近年来,富平县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激励举措,优化服务保障,着力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其深化县域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做法案例,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50个典型案例名单。
与冯安荣有类似感受的还有富平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主任史伟杰。此前,因为高层次人才引不来,本土人才留不住,这让他一度颇为头疼。“现在好了,引进来的两名年轻的高层次人才不仅为单位输送了‘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人才新政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平台和保障,让他们可以安心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史伟杰说。
去年3月,富平县正式出台人才强县新政,共有人才引进、培养扶持、平台建设、管理服务、机制保障等5个方面26条举措,并印发人才工作任务分解及年度工作要点,让人才工作从“软指标”变为“硬杠杠”。
“原来都想着考到外地工作,这次县上招聘给我回家乡工作提供了机会。”“过来后单位集中办理调动,为我们省了不少事。”……谈起富平县推出的系列人才新政,前来参加应聘的年轻人都称赞有加。
不仅如此,招引人才的做法也获得了更多用人单位的赞赏。“富平县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各部门也积极主动上门服务,让企业优秀人才可以安下心、更体面的工作。”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宝印说。
以优惠政策常态化引进县外优秀教师和医技人员,是富平县构建招才引智长效机制的一项举措。对此,富平县出台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及配偶安置办法,实行高层次人才面试商谈、最高每年5万元人才津贴、人才公寓拎包入住、购房补贴、配偶安置、子女就学、职称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引进人才实行“特殊礼遇、一事一议”,并由该县人才办会同引进部门一一对接、全程服务,集中办理引进手续。
来富平县工作前,李国薇最担心的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孩子的上学问题。作为富平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该县为其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富平县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让我更安心在这片热土上扎根。”已在富平县检验检测中心工作的研究生李国薇如是说。
此外,富平县还紧扣产业发展,对应已经出台的人才新政26条举措,结合工作实际,密集出台了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首席行业(学科)专家选拔管理办法、名师(名家、名医)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等24项配套制度,构建起体现县域比较优势、更具操作性的人才工作配套政策新体系,为落实人才新政明确了依据。
“咱干的就是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县上对专业人才这么重视,我现在下乡开展服务也更有责任感、更硬气了。”作为富平县拔尖人才,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许烨如是评价当地的人才新政。
据介绍,富平县近年来围绕抓顶尖人才和短板领域建设,积极实施名家集聚工程,大力开展优秀人才选拔及人才平台项目建设,并与专业项目课题捆绑推进,在重点工作一线培养年轻人才。去年,该县共选拔拔尖人才35名、首席专家10名,设立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18个,捆绑推进各类技术项目课题60多个,先后有68名优秀年轻人才参与人才平台项目。
“营造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不仅是定政策、给待遇、搭平台,还要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为人才提供个性化跟踪服务,让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在富平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创新发展的平台、事业出彩的机会。”富平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有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