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动态 / 正文

大荔:后备力量注入新活力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06 08:52 作者:刘居星

“要照顾家人走不开,想在老家做个小生意,但是没什么门路,也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好。”去年回到村里的楚双娇终于不再为照顾不到家里而愧疚了,可想着未来的日子,如何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却让她犯了难。

得知楚双娇的难题后,大荔县民主村妇女主任刘娟主动对接,“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她与她丈夫有烧烤手艺,考虑到我们这一片烧烤店比较少,就建议他们夫妻俩开个烧烤店。”刘娟的主意得到了楚双娇的认同,后续手续及创业补助也在刘娟的帮助下及时办完。

“多亏了村里干部帮忙,我们的烧烤店很快就开起来了,现在日子好了很多。”10月15日,正在自家门店忙活的楚双娇对记者说。得到村民的认可,不光刘娟高兴,民主村党支部书记王少云也感到欣慰。

作为村里的后备干部,刘娟现在能够独当一面,为村委会分担了不少压力。“刘娟这两年的成长经历,充分体现了培养村级后备力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王少云感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许多都是电子化办公,对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养都有一定要求,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成长,无疑为乡村未来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今年以来,为破解农村干部队伍人才匮乏的难题,大荔县推行“选、育、管、用”四步走,建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强基层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为了建好后备力量“人才库”,大荔县出台《关于实施“165”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计划的意见》,“通过实施能力提升、结对帮带、育苗实练、新生力量、动态管理、待遇保障等措施,利用1年至2年时间实现全县培养500名以上高素质村级后备力量的目标。”大荔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大荔还注重拓宽后备力量来源,建立由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人才库”,从中择优选拔村级后备力量。目前,当地已选拔出631名村级后备力量,其中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产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占比35%,返乡大学生占比23%。

在外求学、工作多年,在望仙村出生成长的介高勇于2018年回到家乡,通过选举成为该村党支部委员,平时主要负责党建、脱贫攻坚等工作。“有老支书一路帮助指导,现在各项工作都已经熟练了很多。”说起回村两年的工作经历,介高勇坦言虽有过委屈,但更有历练与成长。

“其实,好多时候我们村干部给群众办的事情都不算什么大事,但却是关乎群众个人利益的重要事。每当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我就会很有成就感。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介高勇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