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淳化,青山叠翠,碧水潺潺。4月15日,记者走进淳化县铁王镇小池村,只见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文化墙上“孝老爱亲”“保护环境”主题彩绘十分醒目。
村民王艳艳正在自家庭院里打扫卫生。她说:“过去村里人居环境差,现在新修了路,家家户户有了菜园,日子舒坦多了。”
这般景象,是淳化县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全力掀起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热潮的生动体现。
淳化县聚焦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创新机制实现长效管理,依靠美丽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4月15日,在淳化县石桥镇大槐树村,淳化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挺带着“包抓专班”成员逐户检查庭院卫生。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排水沟改造、柴草堆放等6类问题的检查情况。
“县级领导包镇、相关部门联村、第一书记驻村,不达标决不撤兵。”高挺说,为了有效推进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淳化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镇(街道)、相关部门和镇(街道)干部推动落实、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抓重点、攻难点、破堵点,构建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人居环境整治局面。
春日暖阳下,小池村村民姚荣军在自家后院的西红柿大棚里仔细查看种苗长势。大棚一侧是一座崭新的独立卫生间,墙面上的淳化县农村改厕标识牌清晰可见。姚荣军一边指着安装了自动抽水设备的卫生间,一边说:“不仅干净卫生,用起来还特别方便。”
小池村党支部书记姚建明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淳化县统一给村上每户发放补贴,用于旱厕改造,如今家家户户都有干净的卫生间。县上还专门为村上新修建了雨污水管道,让村里人告别了为处理污水发愁的日子。
为打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淳化县以“厕所革命”“污水治理”为重点,由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三堆六乱”专项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淳化县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2656座,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座,铺设管网约27公里;配备垃圾收集箱1800多个,构建了“户收集、村管护、镇运输、片区处理”垃圾处理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少村子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通过多种方式动员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打扫房前屋后能积分,乱堆乱放垃圾要扣分,攒下积分能换日用品。”不久前,在淳化县城关街道屯庄村,村民吴阿莲来到村里的“爱心超市”,用20个积分兑换了一瓶洗衣液。截至目前,该村已有200余户村民参与维护环境卫生积分制活动,兑换物品价值10万余元。
石桥镇利用整治后的闲置宅基地打造的“黑松林山庄”网红打卡点,自2023年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铁王镇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全镇100余户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西红柿,实现户均年增收3万元……
“我们将持续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让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从‘局部美’向‘全域美’蝶变,绘就秦汉夏宫、全域美丽新淳化!”淳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卫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