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兑现民生清单 擦亮幸福底色

——紫阳县在32个社区推行“一社区一年十件实事”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16 08:37 作者:梁易炜

3月21日,紫阳县双桥镇许多农户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参与“直播带货”活动(资料照片)。

4月10日,紫阳,春风裹挟着暖意。

在城关镇东城门社区,青石板路蜿蜒,古朴的凉亭下老人围坐对弈,孩童在花园里追逐嬉戏;城关镇仁和社区里,在社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参加过培训的殷守梅在“社区工厂”里忙碌地工作着;东木镇街道社区打造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上,社区居民张自华轻点屏幕便完成了社区广场路灯的报修……

这些场景,是紫阳县开展“一社区一年十件实事”工作的生动注脚。

前不久,紫阳县发布2025年度“一社区一年十件实事”清单。32个社区精准聚焦民生需求,将320项凝聚着群众心声的民生实事纳入“实事清单”。

城市换新颜

“去年,我在社区‘院坝会’上提出路面硬化和加装路灯的建议。没多久,我的建议就被纳入‘实事清单’。”3月20日,紫阳县城关镇东城门社区的老住户童友俊说,“现在,路平了,路灯也装好了,连老邮局家属楼都改造成了网红民宿。”

“我们通过定期召开群众院坝茶话会、社区工作者入户征求意见、小程序收集群众微心愿等方式了解群众诉求,并将群众诉求分类整理,打包成年度‘十件实事’。”东城门社区党委书记雷生华介绍,如今,东城门社区的12条街巷完成了改造,7处老建筑变身文创空间,20余户居民发展起庭院经济。

汉王镇滨江社区“实事清单”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通过实施社区“十件实事”,滨江社区安置小区五期、六期新增摩托车停车位60个;安置小区三期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着力解决楼顶漏水问题,完成光伏板安装9000平方米……

“通过各社区‘十件实事’工作,我们将许多民生需求转化为具体项目列入清单。”紫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徐初平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18个人居环境改善项目。”

就业有门路

3月21日,在紫阳县双桥镇西河社区电商服务中心,农户带着自家的农副产品参与“直播带货”活动,在直播活动中销售土豆干、干盐菜、泡辣椒等土特产。

“我今天带来100多斤干菜,卖了1000多元。”西河社区群众朱忠华说,去年,通过社区电商服务中心,他卖出价值上万元的农副产品。

2024年,西河社区将打造电商服务中心工作纳入“实事清单”。当年11月,电商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助农直播为许多群众带来丰厚收益。”双桥镇镇长彭杨说。

在城关镇仁和社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组建的微信群每天都在发布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

“在社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参加培训后,我如今在社区工厂上班,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仁和社区居民殷守梅说。如今,仁和社区有1300多人通过家门口微就业在社区工厂上岗。

仁和社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还联合企业开设修脚、茶艺等特色培训课程,并定期发布就业信息,拓宽群众家门口微就业、外出稳就业、自主创业等的渠道。

目前,紫阳县累计超11万人通过助农直播、家门口微就业、外出稳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贾学平表示,紫阳县将关注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持续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治理有温度

每天11时,紫阳县城关镇西关社区老年大食堂就会飘出阵阵饭香。“三道热菜8元,每天还变着花样。”家住附近的邓龙木说,“饭菜很合我的口味。”

2024年初,西关社区将“办好社区老年大食堂”写入“实事清单”。同年6月,社区老年大食堂正式运营,为辖区居民提供助餐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入户走访群众时,不少老人提出建设社区食堂。”西关社区党总支书记康乐说,社区整理归纳“需求清单”,对接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企业优势资源,形成“资源清单”。

“我们将‘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相结合,确定实施项目。”康乐说。

在紫阳县东木镇街道社区,集社区管理、物业、安防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如今已成为群众的“好帮手”。

“2024年,构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被纳入社区‘十件实事’。现在,群众了解社区资讯、办理事务、反馈问题都在小程序上操作,方便快捷。”街道社区党支部书记冉隆宏说,“只有主动寻求‘解题’思路,才能让基层治理工作从‘被动管’变为‘主动暖’。”

兑现的是承诺,凝聚的是民心。从老街焕新到直播助农,从“一餐热饭”到“指尖治理”,紫阳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

“对群众的承诺要落地有声。”紫阳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雷红民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