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宜君县上百名农村妇女、返乡青年化身AI训练师,用数据标注为人工智能“启蒙”——

教AI认识世界的人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08 08:53 作者:赵杨博 田亚南 熊建辉

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里,AI训练师在精准标注数据(资料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3月31日,在宜君县创业大厦,31岁的AI训练师(也称人工智能训练师)赵杨娟为远在千里之外的AI诊疗系统输送“数字营养”。

在宜君县,上百名农村妇女、返乡青年化身AI训练师,用数据标注为人工智能“启蒙”,书写科技与乡土交融的新故事。

■ AI训练师的“炼成”

AI训练师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新兴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AI训练师是指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

朱小玲是一名AI训练师,从业4年。最初,她只需在电脑上标注出眼睛、鼻子等简单图像。随着任务越来越复杂,她需要自学英语来处理业务。

“AI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我们喂它数据‘营养’,它才能学会‘看’和‘听’。正是AI训练师精心处理的数据,赋予了AI感知世界的能力。无论是智能安防系统中的人脸识别,还是智能语音助手的精准识别,背后都离不开AI训练师的努力。”对于自己的职业,朱小玲有着她的理解。

随着AI应用加速落地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县城也拥抱时代浪潮,涌现出全新的就业岗位。

朱小玲所在的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是“AI豆计划”的落地运营方。“AI豆计划”是蚂蚁集团、中国妇女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的数字经济产业扶持项目,通过释放数字化就业岗位,为宜君群众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缓解返乡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宜君县的AI训练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80%,大部分岗位不限专业。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蕊说:“只要具备耐心与学习意愿,就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AI训练师。有部分岗位因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有一定要求。”

每一名AI训练师,都要从初级标注员干起。优秀的AI训练师,能够参与医疗数据标注等重要项目,月薪更高。张蕊说:“员工对海量数据进行细致分类、精准标注,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转化为可供算法学习的优质素材,为模型训练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现实世界的复杂信息,进而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

■ 新职业拓宽人生边界

赵杨娟曾在西安从事教育培训工作。2020年,她偶然了解到“AI豆计划”,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随后成为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首批AI训练师。

赵杨娟介绍:“我每天进行医疗数据标注,训练AI模型辅助医生诊断。”她形容自己的工作“像是在教AI认识世界”,需掌握专业术语甚至简单代码。

“起初,我不了解这份工作的价值,直到2021年受邀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才意识到自己参与的项目能影响千万人的健康。”赵杨娟说。如今,她担任组长带领团队,将工作拓展至医疗识别领域。他们的故事被写入宜君县数字经济白皮书。

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赵杨娟说:“希望培养更多AI训练师,让家乡既能留住绿水青山,也能创造‘数字’金山。”在她面前,电脑屏幕上的进度条飞速前进,就像这座西部县城在数字浪潮中的发展轨迹。

马帅帅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因照顾父母回到宜君,2024年成为AI训练师。

马帅帅周内坐在县城的办公室,标注视频、语音数据,周末则回到村里干农活。

“我既是农民,又是AI的启蒙老师。”马帅帅很享受这种跨界生活。

凭借AI训练师这一职业,这些原本在传统生活轨迹中打转的村民,发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性,成就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 打造“人工智能标注县”

2024年7月,AI训练师朱小玲参加并通过公司第一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证书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有了一技之长,我有信心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朱小玲说。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陕西首个县域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近年来,宜君县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建成了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引进“高德地图”“蚂蚁科技”“天蓝计划”“辅助医疗”等业务板块,累计吸纳并培育数字人才1000余人,完成38.5万项标注任务,年产值超3500万元。“小岗位”带动县域经济“大突破”相关成果,入选陕西省人社厅优秀改革创新成果汇编,入选2024年度铜川市改革优秀案例。

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的九成员工来自农村,八成为返乡青年。“AI豆计划”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年轻人才回流,激发了县域发展活力。

当前,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市场需求旺盛,宜君抓住机遇,打造“人工智能标注县”。

宜君县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白燕琪说:“我们将继续依托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培育、吸引更多数字经济产业项目,让群众既能守住乡愁,又能拥抱未来。”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