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富民产业满“庭”芳

——安康市汉滨区发展庭院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26 09:35 作者:周亭松 王湘 胡旋

3月15日,安康市汉滨区新城街道程东村金牛山庄农家乐负责人杨小艳(左二)带领员工制作蒸菜。通讯员 周亭松摄

利用闲置农房开办家庭作坊,让资产“活”起来;做优农家美食发展乡村旅游,让人气旺起来;改善人居环境开展庭院种植养殖,让钱包鼓起来……

安康市汉滨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家庭工坊编织忙

3月17日,临近中午,五里镇朝阳社区群众李小荣在自家的织袜工坊忙碌着。

从最初的12台织袜机发展到如今的36台,李小荣的家庭工坊一个月能生产30万双半成品。“目前,工坊的订单量稳定,6名工人每人每月能挣到4500元以上。”李小荣说。

过去,李小荣家一楼的房子一直闲置,无人打理。而社区里和他家情况一样的人还有不少。为盘活闲置资产、增加群众收入,朝阳社区依托紧邻工业园区的优势,动员有能力的农户开办家庭工坊,并建立了“党支部+企业+家庭工坊户”利益联结机制,由牵头企业设计产品、供应原料、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开展生产培训以及回收产品等,并按期足额支付加工费,切实保障产业链上每个家庭工坊经营户的利益。

截至目前,五里镇共发展牵头企业2家,建设家庭工坊48户,带动230余人就业。2024年,家庭工坊户共生产袜子500万双,产值1800余万元。

小庭院变增收园

3月15日,周六,新城街道程东村欢声笑语。金牛山庄农家乐负责人杨小艳一边将烹制好的农家饭菜端上桌,一边热情地向客人介绍:“这是辣子鸡,这是豆腐肥肠、羊排、粉蒸肉,都是我们店的拿手菜。”

2024年,汉滨区积极动员区上的农家乐经营户改造升级农家乐,并推出了相应的奖励扶持措施。

杨小艳家按标准完成了厨房、庭院以及小菜园改造,还建了一个能容纳20余个圆桌的餐厅。“得益于这次改造升级,我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杨小艳说。

乘着“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东风,2024年,程东村实施了通村主干道改造工程,建设了会车区、停车场;提升改造农家乐34户,完成宜居农房改造103户,发展庭院经济136户。

春暖花开,瀛湖镇西坡村九组村民曹仲岁家的蜜蜂又活跃起来。3月7日上午,曹仲岁挨个查看蜂箱,悉心照顾这些宝贝。

因家人常年患病,曹仲岁家一度被列为防返贫监测对象。帮扶干部针对她家缺乏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动员她在自家屋檐下、场院边养蜂,发展庭院经济,并邀请养殖专家上门为她指导。慢慢地,曹仲岁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好,目前已养蜂25箱。曹仲岁说:“我的蜂蜜品质好,不愁卖,去年给我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入。有了这些蜂,我的日子越来越好。”

庭院方寸地,增收大文章。在西坡村,庭院经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汉滨区制定出台了各类庭院经济奖励扶持政策,统筹苏陕和津陕对口协作、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在厂房装修、电力保障、技能培训、创业奖补以及用工、物流、销售等方面开辟政策服务“直通车”。

汉滨区委书记吴大林说:“为了全力保障和支持庭院经济发展,我们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完善提升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成和美庭院1839户。”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