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聚焦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力做好“一线一园一区一谷”重要支撑,持续提升大荔冬枣的品牌价值和人才吸引力,书写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样本。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构建智慧种植新格局。大荔县在冬枣核心产区和优势产业带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内冬枣种植面积达到25.12万亩,60%的设施大棚配置了智能通风卷帘、小喇叭等智能温控设备,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远程操控。建成大荔县5G+冬枣数据中心,实现了将生产端、物流端、销售端以及市场信息反馈的整合,从而为农户提供了精准的信息服务。截至目前,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超70万吨,年产值突破9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品牌信誉度位列全国瓜果类第三,稳居全国果品品牌十强。
多元培育人才梯队,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市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正高级工程师周爱英历经10余年观察选育出鲜食枣品种“冬枣820”,于2023年正式通过陕西省良种审定,目前已在大荔县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受到了广大农户和市场的一致好评,此外,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合作,参与审定了“大荔冬枣2号”,为大荔冬枣产业更新升级贡献了科技力量。同时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县委组织部联合市县级优秀人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等开展主导产业“订单式”培训,累计覆盖17个镇(街道)60000余人次。
产才融合协同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新生态。大荔冬枣产业正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延伸。通过多元化推动冬枣产业延链补链,带动大棚薄膜、塑框、五金日杂等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脆冬枣、枣芽茶、枣醋、枣酒等冬枣精深加工产品应运而生,全产业链收益突破110亿元。文旅融合开辟新增长点。依托冬枣产业,大荔小坡村打造“冬枣小镇”田园综合体,设有冬枣小镇旅游观光火车站、冬枣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培训中心、电商中心等功能区,万亩有机冬枣示范园已成为集冬枣生产、交易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有机高效生态园区,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200万元。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