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合阳县新池镇:党建引领“家门口”就业
绘就致富“薪”图景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3-18 09:49 作者:梁翠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务工就业”。来到合阳县新池镇,你会看到群众置身产业园区开心挥汗的模样;看到社区工厂流水线加紧订单生产与工人忙碌的身影;看到技能培训后收获满满幸福的群众笑脸……

近年来,新池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兴产业、建工厂、提技能,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全力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

发展产业“带”就业。“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外出务工也不现实,还好碰到了好机遇,一下子解决了我的困难。” 北沟村秦根虎说道。秦根虎口中的好机遇源于新池镇“党建引领+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旺盛的用工需求,让秦根虎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近年来,新池镇按照“园区引领、联农带农、共同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红薯、生猪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带动辖区5个产业园区、2个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并进行产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全面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务工群众年均收入超4000元,此外,红星社区创新“党建+乡村游”模式,打造紫缘薰衣草庄园,通过薰衣草观赏、婚纱摄影、制作衍生产品,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124户446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南沟社区、北沟村充分发挥西农大高校优势,以校地合作为载体,推动葡萄、红薯产业的更新迭代,并为农户提供稳定市场销路,解决果品销路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增收“饭碗”。

建造工厂“稳”就业。走进新池镇北顺村社区工厂,二十余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铆足干劲赶制订单,裁剪、缝制、熨烫……分工合作,忙而有序。工厂负责人穿梭在车间内,边指导工人加工产品,边检验加工质量。“多劳多得,每个月能领两三千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家庭,别提多美了。”

社区工厂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难题,更成为了基层治理的“金钥匙”。近年来,北顺村创新“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将工厂“搬”到家门口,为20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50万元。社区工厂不仅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幸福驿站”。

技能培训“促”就业。“果树修剪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月嫂?”……连日来,一场名为“家门口”的技能培训活动正在新池镇宋家庄村进行,村民齐聚“家门口”,共同“充电”学习。

为让群众就近享受免费的实用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新池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定期邀请县级人社部门、农业部门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为群众开展种植、养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累计开展培训班30余期,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增本领,极大地增添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底气。

如今,一场关于“家门口”的变化在新池镇正悄然发生,社区工厂落地家门口,产业园区建在家门口,就业培训送到家门口,曾经的闲置劳动力正蜕变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希望……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