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酿好水,绿树伴“肥鱼”。走进太白县太白河镇兴隆村冷水鱼生态养殖合作社养殖基地内,一个个鱼池像棋盘一样整齐有序排列,密密麻麻的鲟鱼在干净的池塘中左右游动、嬉戏觅食,工人们在一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近年来,太白河镇围绕“高举党建旗、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打靓生态牌”的发展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在兴隆村以水为源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项目,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生态保护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村集体经济累计收益达到百万元以上,2024年获评市级“生态示范村”。
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堡垒”。紧扣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带动、产业赋能,与陕西秦晋渔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太白冷水鱼生态养殖合作社,打造集冷水鱼繁育、休闲垂钓、科普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化渔业产业园。2023年面向全村农户重新分配股权,入股103户、股金77万元,实现常住群众全覆盖。2019年至今连续六年分红80余万元,群众户均增收7800元;2022年以来,持续探索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当年拿出2.2万元向村干部兑现奖励,最高年奖励7700元,充分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强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航道”。兴隆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支部+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发展模式,累计投资1100万元,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养殖鳟鱼、鲟鱼等130万尾,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聚焦中国秦岭冷水鱼之乡发展目标,完成天山冷水鱼商标注册,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不懈破解技术难题,成功孵化15万尾鲟鱼种苗,补齐宝鸡鲟鱼养殖繁育技术短板,形成了亲鱼培育、种苗繁育、科学养殖、成品鱼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好山好水养好鱼 一水兴村富群众”被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真正实现“一条鱼激活一个产业,一池水带富一方百姓”。
强治理,守护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兴隆村全面推行社会治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行集体经济分红与村规民约执行无缝挂钩,推动基层治理持续向善向好。2024年,兴隆村从集体经济收益中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孝老金2100元、奖励卫生家庭户10户3000元、补助60岁以上老人医疗保险费58人1160元。首创“生态积分”管理办法,将水资源保护、河道清淤、垃圾分类等纳入村规民约,实行“红黑榜”公示;设立“美丽庭院户”,表彰“环保卫士”等先进典型;对乱搭乱建、乱倒乱扔、不履行集体义务群众累计扣除分红43户7480元,“正面”引导加“负面”制约,使乡村治理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活络。通过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兴隆村水质常年保持Ⅰ类标准,真正实现“产业因生态而兴,生态因产业而美”。
从“靠水吃水”到“养鱼富民”,兴隆村以生态冷水鱼产业为笔,绘就了一幅“党建红、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如今的兴隆村,正朝着“全国特色渔业强村”的目标扬帆起航!
(供稿:太白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