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层林染,稻果香……秋日的延安别有一番韵味。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这座历经“三难”“三变”再到“三赢”的小山村正以自己的方式焕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吸引越来越多人到来。
产业振兴结硕果
“大家看,我们延安苹果汁水多、甜度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一点尝尝。”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前,果农赵伟正在直播带货,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果园成了天然布景,吸引了上万网民进入直播间。
“年轻人就是思路活,我原先不同意他搞直播,没想到人家靠着直播把苹果销到了天南地北,还卖出一颗5块钱的好价格。”果农赵永东说,儿子赵伟原先在银川做红薯生意,结果赔了钱,看到村上苹果产业发展前景好,他就回村跟我一起创业了。儿子回家帮了大忙,现在两个人的心思都在苹果上。
时间回到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强调“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两年时间转瞬即逝,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却时常回响在南沟村村民们的耳畔。
“习近平总书记就像咱老百姓的‘亲戚’一样,他说的话我们爱听,现在种苹果也越来越有信心了。这两年,我们注册了‘南沟苹果’商标,琢磨出‘以草养畜,以畜养果,以果养人’的产业发展思路,明年我还要挖掉部分老果树,换上矮化新品种,打造高标准果园,我和儿子要在苹果产业上大干一场。”赵永东说。
农业现代化,让南沟村的村民真正挑起了“金扁担”。
走进村里的矮化密植示范果园里,这里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答案”。“秦脆”“瑞雪”“烟富10”等新品种应有尽有;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有效解决了缺水及肥力问题;果园绿肥豆菜轮茬技术,实现了以地养地、秋雨春用和山地果园产能提升;果园机械化修剪、无人机打药、选果生产线等先进设备,确保苹果稳产增产……
“在南沟驻村13年,我们一心扑在苹果产业上,我们知道,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现在苹果产业成了主导产业,带动着南沟村高质量发展。”安塞区沿河湾镇人大主席、南沟村原驻村干部张光红说。
“2018年南沟村苹果获得国家有机认证,销往全国40多个城市,2023年南沟村苹果销售收入1620万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我们的发展稳扎稳打,今后还是要坚定抓苹果产业,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生态振兴强支撑
俯瞰南沟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巨幅标语矗立山巅,沟道打坝、梁峁整地、山坡绿化,凭借一系列科学用水、生态用水等综合治理,南沟村实现“华丽转身”。
“我们把淤地坝布设在沟道中,能充分发挥拦沙缓洪、固沟防冲、蓄水灌溉等功能,还能解决南沟村3060亩山地苹果、50亩樱桃灌溉问题,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安塞区水土保持工作队副队长拓强强说。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也带动着南沟村文旅“走红”。依托景区内的花样迷宫、沙地摩托车、休闲垂钓园、小木屋生态酒店等一批旅游项目,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成了知名“打卡地”,村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园区可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80多个,每天固定用工105人,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62岁的南沟村村民高仲军在这里过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朝九晚六”的老年生活。他说:“我每天从家里到单位只需要步行20分钟,每个月还有2200元的固定收入,在园区当保安的这5年感觉很幸福。”
“哪里都不如自家好,既然在家门口就能挣着钱,谁又愿意漂泊在外呢?”南沟村村民王开门同样也是受益者,他和妻子都在园区务养果树,家门口就业让两人不仅一年能收入4万多元,还能就近照看老人和孩子。
从荒沟烂洼到漫山遍野的美景良田,在南沟,不仅能找到产业发展的密钥,也能找到乡村振兴的答案,这里是天然的社会实践课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南沟的田间地头,聆听南沟“三变”故事,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10月17日,甘泉县第四小学的师生走进南沟村,开展“红色延安寻根,劳动教育筑梦”实践活动。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观看矮化密植果树,了解南沟的种种变化。
“南沟是最好的课堂,来到这里研学的学生们,能亲身感受到新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学部主任刘建成说。
近年来,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先后被评为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延安)基地、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今年景区累计接待教育培训学员8万多人次。
“我们还对村民的9院27孔窑洞进行了装修改造,通过租赁或共同经营的方式,盘活闲置资源,让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公司发展。”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艳说,如今南沟的发展势头正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组织振兴显成效
走进南沟村村史馆,一张张照片和资料清晰可见,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南沟村的每一次蝶变。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2013年,延安遭遇强降雨,南沟村大量窑洞严重受损,少数窑洞就地坍塌,灾后重建工作极度艰难,对于原本就贫困的南沟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与帮助下,南沟村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
“你看,我们解决了住房问题,一件事就让村民们切身体会到村集体的力量,从此咱们党支部说话有人听了,村上什么事情都好办了。”看着墙上曾经的照片,张润生欣慰地说。
“有想法,能办事,村上要发展必须要有‘主心骨’。”作为共产党员、致富能人的张润生在南沟村最为困难的时候决定回来扛起大旗。
“要想发展,必须要改革。通过‘三变’改革,我们建起高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南沟村村集体经济从此打开了突破口。”张润生说。
回忆起过去,每一个南沟村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那会是真的难,我婆姨一直有病,家里存不下钱。我咬着牙靠着苹果产业脱了贫,还被评为‘脱贫致富之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感觉做任何事有个带头人就不一样了。”南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忠说。
“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在南沟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就是一次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来到南沟村有11年了,村里的土路变成了‘高速公路’,村民住的危房变成了水电管网全通的新房,每一件实事背后都离不开大家的付出。”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媛媛说。
说起南沟村,也离不开张思德精神。80年前,共产党员张思德在距离南沟10多公里处的洛平川村烧木炭时牺牲。如今,村上吸纳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热心村民组建起张思德文明服务队,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边海瑞是村上张思德文明服务队的一员,经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村民调解地界矛盾。实事求是、不偏不倚给妯娌解决积年怨念,温暖细心、坚持不懈为老幼村民服务,都是边海瑞的日常活计。
“从小听着张思德的故事长大,必须向他看齐,为乡亲们做好服务,我义不容辞。”边海瑞说。
南沟村还定期通过“习语”广播室和政策“小喇叭”常态化开展政策理论宣讲,通过开展“身边好人示范”“老支书说事”“村民评理”等活动,让老支书、老党员、身边好人成为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引领者,使向上向善、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良好风气得到广泛弘扬。
从“三难”到“三变”再到“三赢”,南沟村用实际行动打了一场翻身仗。2023年,南沟村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653元增长到21500元,村集体经济由零收入增长到2023年的63万元。
南沟村也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南沟)现代农业园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验基地”,一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时代南沟村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供稿:延安市安塞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