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武县巨家镇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效便民、多元解纷、智慧治理、文化服务等方面,汇聚力量、整合资源,探索“中心统筹、多元联动、文化聚力”的基层治理模式,打造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巨家样板”。
阵地整合,功能再升级。依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按照“创新+利旧”原则,先后整合入驻镇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站等,抽调近10名熟悉群众工作的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开设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办事窗口,为群众提供综合导引、法律援助、文化服务、矛盾纠纷调解以及群众来电、来访反映的各类社会治理事项的受理、跟踪、回访等服务,实现由“多头跑”到“一门办”的转变,多部门“集结共治”群众困难问题。
资源聚合,信息再畅通。依托长通办APP实现智慧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镇15名网格员收集了解社情民意,采集、录入、上报各类基础信息,镇综治中心通过平台审核上报信息,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镇综治中心夯实治理资源聚合度,融合社会治理现代化平台、“信访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人民调解、多元化解纠纷等职能作用,设置一站式平台接待窗口,做到业务协同、运转高效,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机构联合,力量再统筹。构建“一站式”全链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最大程度统筹各方力量,推动部门协调联动,让干部不推诿,实现了由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到多力量“握指成拳”的转变,多方参与、组团作战、多元调解、联合办案,让群众更满意、治理更有效。
服务融合,效能再提升。探索把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紧扣群众需求,全面推行清单式政务服务工作模式,梳理确定镇村便民服务事项,精简办事环节和证明材料,设置民政、医保、养老、退役军人服务等6个窗口,打造“家门口”便民服务综合体,让群众办事放心、舒心、暖心。截至目前,已代办服务事项360余件,共收集民情意见276条,解决问题274件,接访15人次,召开协调会3次,化解信访矛盾15起。
(供稿:长武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