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咸阳市秦都区马泉街道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为统揽,紧扣改革创新主线,以增进辖区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组织建设、技能培训、平台搭建,持续破解因征地征迁、城市扩容带来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增收难问题,助力辖区失地农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聚焦组织建设,摸清就业需求。建立街道领导班子包抓社区机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统筹社区党员、“双报到”党员和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按照人员底数清、技能状况清、文化程度清、择业意愿清的工作要求,对辖区9个社区16至60周岁人员开展摸底调查。利用微信朋友圈、QQ群、横幅标语、宣传资料、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政策和辖区企业用工信息进行广泛宣传。
聚焦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资源优势,加大与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力度,探索“订单化培训”新模式,优化培训资源,搭好失地农民培训梯子。联合秦都星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中瑞技能培训学校,以失地农民意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量身定制技能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电子商务、养老服务员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3期次,先后向辖区企业输送务工人员近160余人。
聚焦平台搭建,拓宽就业渠道。围绕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以“零工驿站”建设为切入点,搭建辖区企业和失地农民供需对接平台,通过建立资源、需求、服务三项清单,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推介会、人才招聘会、创业项目推介会、就业创业能手评选表彰、就业创业经验分享会等专项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8次,覆盖居民300余人,完成就业服务登记信息500余条,推荐就业岗位约95个。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