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雁塔区:
“三联结对”建机制 “四促四提”惠民生
务实助推街道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5-16 09:4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推进代表工作“三个一”创建,人大大雁塔街道工委以“为代表履职搭台,为群众需求服务”为目标,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为原则,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为核心,主动搭平台、拓渠道,创新提出了“三联结对、四促四提”“代表工作室+街道科室+社区”机制,推动代表工作与区街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让人大代表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更好推动大雁塔街道高质量发展。

一、高位统筹、多点发力,创新搭建“三联结对 四促四提”平台

为了给代表搭建履职平台,拓宽履职渠道,人大大雁塔街道工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工作实践,通过“三精”举措,扎实推进街道人大工作创新性开展。

一是精心谋划,创新举措,下好结对共建先手棋。由于代表来自基层各行各业,且绝大多数为兼职,基本上以原职业为主。代表工作室组织代表活动时,很难紧贴区街重点工作,缺乏针对性,工作成效欠佳。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大胆探索,积极拓宽代表履职渠道,组织各代表工作室负责人及街道科室负责人实地调研参观、学习交流,拓宽视野、寻找差距,结合街道实际,建立了代表工作室与街道科室、社区结对共建工作机制,引导代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收集民意,迅速形成“代表+科室+社区”融通联动平台,将其作为推动“三个一”创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优化创建方案。

二是精准发力,健全机制,打好结对共建组合拳。建立健全代表工作室与街道科室、社区互联互通机制。4个代表工作室负责人分别与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以及西影、西延路、兴科、翠华南路社区负责人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建立健全阵地、信息等共享机制。要求代表工作室与科室、社区加强互联互通,在活动阵地、信息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建立互访结对机制。科室、社区主动加强与代表工作室的对接联系,结合科室职能,邀请代表参加本科室及科室包抓社区的相关活动,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代表监督作用。邀请代表参与社区治理,通过代表接待日、议事协商等形式,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搭建平台,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与社区形成共建共治新格局,为辖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是精细组织,丰富活动,做好结对共建大文章。三联结对、四促四提活动是促进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让代表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中,实现1+1>2的共建成效的有力举措。为促进人大代表与群众的深度融合发展,让人大代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发挥更大作用,人大大雁塔街道工委提出共建活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活动每月至少1次,不定期活动由双方相互协商,一季度至少1次。围绕区街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代表工作室与科室、社区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代表资源优势,开展政策宣传、入户调查、座谈交流、视察调研、监督检查等活动。

二、三联结对、四促四提,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人大大雁塔街道工委搭建“三联结对、四促四提”结对共建平台,制定了一系列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通过三联结对共建,实现了四促四提的显著成效。

一是三联结对共建,促代表履职“提质增效”。统筹不力、各自为战一直是制约代表工作室发展提升的瓶颈和老大难问题。建立“街道科室+代表工作室+社区”三联结对共建机制是突破发展瓶颈,激发代表活力,推动街道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的金钥匙。科室、人大代表工作室、社区三方联合,四个工作室,40多名人大代表,签订了共建协议,按照协议要求,各方组织建设互促、领导干部互动、党建载体互用、结对帮扶互助,充分延伸人大代表履职触角,加强人大代表履职实效,为推动大雁塔街道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刘嘉辉代表在接待日活动中,了解到兴科社区、乾唐雁月小区物业与业委会长期存在矛盾纠纷,主动参与社区调解工作,多次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听取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的意见诉求,从中协调,促成双方就服务项目基本达成一致,顺利续签合同。

二是三联结对共建,促平台阵地“提档升级”。为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人大大雁塔街道工委以“人大代表工作室”为载体,延伸工作触角,搭建了代表工作室+街道科室+社区的结对共建平台,强化部门协作,强化上下联动。推动代表和职能科室、社区联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做到“身入”基层,“心至”一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助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衡柯京代表走访联系翠华南路社区时,了解到社区新改建提升的活动阵地缺少办公桌椅和群众活动器材,他慷慨解囊,为社区购置了办公桌椅、乒乓球台子等设施。

三是三联结对共建,促基层治理“提速进位”。坚持街道创新的“离案工作法”,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不仅仅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还是参与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三联共建能够让代表工作室统筹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切实做好“五大员”,即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做好区域发展的“服务员”,做好纾困解难的“护航员”,做好项目建设的“监督员”,做好矛盾纠纷的“协调员”,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去年8月份汛期来临,乐游东路社区大方西小区5号楼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王战峰代表主动承担急难任务,充分发挥社区负责人、代表工作室负责人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连夜奋战,走访劝服群众,顺利完成40余户居民撤离工作,确保群众安稳度汛。

四是三联结对共建,促为民服务“提效惠民”。通过“代表+社区”联动机制,代表深入基层开展便民服务,帮助社区链接优势资源,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三代表工作室与兴科社区结对成立向日葵志愿服务队和爱心帮办车队,第四代表工作室与翠南社区联合建立“便民服务日”,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固定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剪、义诊、政策宣传、社工服务等便民服务,代表们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为辖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通过“代表+科室”联动机制,灵活运用抽查、走访、“回头看”等方式,面对面接受代表、委员监督,把建议意见办理从“事后答复”变为“现场落实”,积极推动基层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相关问题解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了为民服务的强大合力。这种共建模式不仅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还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推动街道人大结对共建工作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推动街道人大结对共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以点带面,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深化结对共建工作,要注重培育和树立典型,通过典型引领,激发其他社区和代表工作室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定期组织交流学习会,让先进典型分享经验,传授方法,推动其他社区和代表工作室不断提升共建工作水平。

二是总结经验,形成机制。要及时总结和提炼在结对共建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同时,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结对共建工作能够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为街道的常态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媒体平台,加强对结对共建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代表和科室、社区、物业人员、居民群众参与到结对共建中,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共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是强化考核,确保实效。建立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共建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通过考核评估,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立行立改,确保结对共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三联结对、四促四提”是人大代表与街道科室、社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力抓手,是全方位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切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代表活动、融入基层实践的有效载体,必将为促进人大代表与群众的深度融合提供有益借鉴,为推动街道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供稿:西安市雁塔区人大常委会大雁塔街道工作委员会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