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渭南市临渭区:巧用数字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09 08:34 作者:刘居星 通讯员 马瑞

11月1日,王娟妮又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精心制作的视频。视频画面精美、剪辑流畅,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马家村的风貌。视频里,一颗颗猕猴桃让人垂涎欲滴。

“最近,我苦练视频拍摄和剪辑技术,让制作的视频更具观赏性。”王娟妮翻看着朋友圈发的视频对记者说,“你看,和之前的作品对比,我的视频制作技术是不是提高了很多?”

王娟妮是渭南市临渭区委党校派驻向阳街道马家村的第一书记。从党校教师到驻村第一书记,身份的转换对王娟妮来说极具挑战。

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马家村形成了以猕猴桃、核桃、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1800亩。果子成熟之后,如何又好又快地销售出去,成了全村村民最为关注的大事情。

“今年8月,区委组织部制定的‘党建领航 数商兴农’行动方案打开了我的工作思路。”王娟妮说,“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先做好‘宣传员’。”

王娟妮在联合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全村猕猴桃的采摘、销售、仓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后,开始在临渭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下学习视频拍摄技巧。现在,王娟妮已为马家村和村猕猴桃产业拍摄了一系列宣传片。

据介绍,这些宣传片被中央和省级各媒体平台转载,使得“临渭猕猴桃”地域品牌更响亮了。今年,四川、山西等地的许多客商主动来到马家村采购猕猴桃,全村累计销售猕猴桃200余吨。

临渭区实施“党建领航 数商兴农”行动的目的,是培育以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力量、党员为主体的数字传媒与电商人才队伍,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吸引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位于临渭区西北方向的官道镇武赵村是一个老牌“冬枣”种植示范村,全村种植冬枣1200余亩,冬枣年产量约175万公斤。在武赵村,冬枣销售一度是一道难题。

对此,驻村第一书记张旭东积极邀请临渭区“红色助农直播间”的主播到村指导,发动全体村民在线上销售冬枣,带领村民逐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以打响“武赵冬枣”品牌。

经过详细调研,张旭东发现,虽然在接受培训后群众基本都能在线上卖货了,但是每家每户单独发货的快递成本太高。

完善物流配送网对于“数商兴农”十分重要。在村党支部支持下,张旭东快速整合全村快递发货需求,与各快递公司谈判协商,最终将快递发货费用压低了30%,还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发货点。

“截至目前,全村冬枣的线上销售订单突破1.5万单。今年,全村冬枣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万元。”张旭东说。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