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窗口好啊,来这里办事真是太方便了。”“办事再也不用到处跑、到处问,有工作人员指导,节约了很多时间。”9月27日,在靖边县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前,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纷纷为窗口服务点赞。
为了给办事群众提供精准高效解答,靖边县政务服务中心加强对“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办理各项业务能够做到专业精准、优质高效。
“我要办理的事情比较复杂,幸亏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现在办妥啦!”几经波折后,在该县政务服务大厅解决了参保问题的马女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定期梳理台账,分析问题卡在哪个环节,从而推动各个部门优化审批流程和精减材料,同时建立首问负责制和闭环的跟踪处理机制,做好兜底服务。”靖边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东伟表示。
据介绍,该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能办的事坚决办成”为原则,努力把群众“办不成的事”办成、办好。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办理、成功审批或多次到政务服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反映到这个窗口。
对于需要群众跑多个部门或跑多次才能办成的“难办事”,该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会主动提供业务指导或帮代办服务,积极对接其他相关业务或职能部门,在一次性告知的基础上,充分协调沟通,使难办事项容易办,并推动其他同类事项办理流程不断优化。
按照制度要求,当“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收到群众诉求后,行政审批工作流程迅速启动,工作人员立即受理登记,填写“办不成事”反映事项登记表,根据反映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能办”的事项,由工作人员协同相关单位负责人做好解释疏导,取得群众和企业的理解;对群众和企业反映的服务态度差、慢作为、不作为等作风问题,由政务服务机构按照投诉处理相关流程处理。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如何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去想问题、干工作,考验着每一名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王东伟表示,过去的投诉窗口侧重对政务服务行为的监督,现在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侧重于如何“办成事”,集咨询、协调、指导、改革等一系列职能于一身,给群众“办成事”加了保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群众和企业办事便利化。
如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正在推动“无政策障碍”问题加快办理,促进“有政策瓶颈”个案协调办理,并让当事人及时得到处理结果的反馈。在这一创新机制的带动下,群众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推诿扯皮现象越来越少,有事不光“有人管”“能解决”“不白跑”,还实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