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激活、包装项目扶持、强化监管提升三管齐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合资源,激活发展动能。出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构建“县委统筹、镇街主抓、村级落实”三级联动机制,36名县级领导包抓8个镇街38个重点村,41个部门结对帮扶,127名驻村干部下沉指导,形成党建引领、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创新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村党组织牵头对集体资产、闲置资源进行集中清理登记,盘活土地、厂房等闲置资产,累计规范问题合同125份,清理整改“三资”管理问题232个。建立村干部绩效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将发展成效纳入镇村考核,激发基层党组织干事活力。
包装项目,扶持特色产业。发挥党组织牵头带动作用,围绕猕猴桃、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包装一批集体经济项目,汤峪镇汤峪村依托温泉资源发展农旅融合,建成民宿和农家乐集群,带动就业150人,年收益达120万元。建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点,金渠镇范家寨村通过发展手工作坊带动农户入股分红,首善街道东四新村开展居间服务实现年收益超百万元。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87个新型经营主体与村级组织结对,引入社会资本开发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形成“一村一项目”的发展路径。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益达3212.9万元,同比增长13.66%。
强化监管,提升运行质效。全面推行“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应用,集体经济合同录入率达到95%以上,实现集体资产动态监管全覆盖。健全完善“村财镇管”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支出审批和财务公开制度,每季度公示集体经济收支明细,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实现集体“家底”清、群众“心底”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专项审计行动,镇街年度审计覆盖率达到50%以上,重点核查集体资产处置、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构建信息化监管、制度化约束、常态化审计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为集体经济发展筑牢制度保障。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