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功县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不断优化农村网格设置,提升农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巧绘“经纬图”,网格架构换新颜。县委组织部正确理解、准确把握中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杜绝泛化网格概念,按照一个行政村设置一个总网格,一个村民小组设置一个二级网格的标准,综合考虑人口规模、服务管理、资源配置等因素,科学、精简地划分网格,目前全县183个行政村调整优化设置一级网格183个,二级网格1233个,同时,充分整合政法、民政、综治等部门在农村设置的网格,全力推动多网合一、一格多用。
广纳“生力军”,人才赋能强队伍。按照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到户的原则,在原有网格员基础上,新吸纳各条线选派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村“两委”后备干部等力量充实网格队伍,结合乡镇(街道)实际,将基层治理部门部署在村从事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整合入网格员队伍,并统一配置进网。截至目前,共配置网格员2308人,其中专职网格员803人,兼职网格员1505人。
厘清“责任田”,服务群众更精准。全方位、精细化明确网格员队伍职责,将责任细化到人、量化到岗。由专职网格员承担网格事项职责,发挥宣传员、巡查员、信息员、调解员等作用,对能够处置的事件做到自办自结,对无法处置的及时上报村“两委”;兼职网格员主要协助专职网格员开展信息采集、入户走访、隐患排查、情况上报等日常工作,让网格员清楚“干什么”“怎么干”,推动服务群众从“被动”变“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拧紧“动力阀”,完善机制提效能。按照每名兼职网格员包抓联系15-20户群众,建立网格员包户联系制度,进一步夯实网格员责任。对网格员队伍做到动态调整,探索建立网格员工作评价机制,由镇村两级定期评估网格员工作开展情况,对于表现优秀的,可通过优先将其列入党员发展对象、村“两委”后备干部中等方式,鼓励其再接再厉;对于不作为、慢作为的,及时调整出网格员队伍,保障网格员队伍的活力与干劲。同时督促村“两委”定期对网格管理服务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进行汇总梳理,不断健全完善网格管理制度。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