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安市安塞区招安镇白坪村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持续深化区委“三有三创”工作制度,构建“党建领航、产业筑基、治理固本、文化铸魂”四位一体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产业有形、环境有色、治理有效”的和美共富新乡村。
党建领航赋能,擘画产业发展新图景。村党支部坚持“特”“优”战略,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白坪大棚蔬菜产业园,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弓棚蔬菜、大田蔬菜、棚前“越夏菜”,做强蔬菜产业。规划利用2—3年时间,鼓励发展5—10户育龙头养羊场(育肥)、养猪场、养鸡场,推动产业园区循环生态发展。通过整治撂荒地,鼓励新型返乡创业农民种植传统小米、杂粮。发展林下养鸡、种植药材、菌类等,建立分拣中心、小型冷库等,推动农业主导产业链式融合发展培育形成“2+N”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打通“精深加工分销、流通市场直销、旅游休闲带销、电商平台网销、产销对接推销”,完善产、供、销体系建设,实现丰产又丰收。
基础建设筑根基,缔造宜居宜业新典范。村党支部紧盯乡村治理目标要求,补足农村环境“脏乱差”短板,以环境整治为“先手棋”,开展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创无违建”行动,推进农村水、电、路、气、讯、网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优化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布局,建设小型垃圾收集站5个。深入开展以“清三堆、治八乱、整三道”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实施河堤工程2600米。
改革激活动能,开辟共同富裕新路径。村党支部在原有村集体大棚产业园的基础上,以盘活利用村级闲置资源和资产为抓手,以市场化经营为手段,一是通过社会资本“引流”,实施乡情回引和能人回归工程,引入市场主体盘活乡村“美丽”资源;二是闲置资产“生金”,通过“售、租、转、改”方式,把闲置资源开发利用起来;三是组织搭台“聚力”,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平台,鼓励引导村民通过资产入股、土地流转、产销订单、劳务承接等方式,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当中来,共享发展收益,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
三治融合铸魂,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村党支部已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精准建立“全科网格”,推进网格化治理、网格化服务。学习借鉴百姓议事会、村贤参事会、道德评议团、百事服务团等经验做法,推行“文明积分制”激励管理。将乡村治理与白坪村“本地人”“原住民”德孝文化相结合,挖掘传统农耕文明、民俗文化、文物古迹等乡村文化精髓,探索实现乡风文明的有效途径,引导广大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涵养文明乡风,实现从“环境美”到“心灵美”的“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供稿:延安市安塞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