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精心培育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夯实“堡垒”强基础,组织引领动能不断激发。持续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开展村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制定清单118份并项目化推进,推动村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明确产业美、环境美、治理美、生活美和党建强“四美一强”重点任务41项,建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双月例会”调度机制,在找不足、定举措、鼓干劲中提升工作质效。聚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制定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和规范指引,梳理服务事项47项,清理滥挂牌1126个,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63个,持续为基层减负。
扮靓“面子”增颜值,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村庄“清洁田园”、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出动干部群众8.5万余人次,清理垃圾2300余吨,栽植绿化苗木4.7万余株,城乡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将改厕资金向“千万工程”重点村倾斜,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080座,以“小厕所”撬动乡村振兴“大民生”。推动资源下沉,农业、水利等部门联合各镇街,落实“母亲水窖”农村水塔水房改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惠农项目9个,村民生活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做实“里子”提内涵,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扩大。全力支持示范村创建工作,投入资金6712.44万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资金2340.62万元,实施项目20个。聚焦猕猴桃首位产业,大力实施“4552”发展战略,建成高标准示范园5100亩、设施数字果园4个,新建猕猴桃即食库10座、新增库容5.34万吨,辐射带动全县果园建设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积极探索建立村社联办、村企共建、业态联合“三联”模式,2024年投资4855万元建成壮大集体经济项目1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到14个。
建强“根子”筑支撑,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推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单式服务、一揽子解决”,排查矛盾纠纷120件,化解率100%。建立“党群同心、四会同商、四促同进”村级议事机制,以党群服务中心和延伸阵地为依托,召开党员大会、茶话会等活动310余次,解决群众身边急难事2200余件。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读书阅报、文艺排练、村BA、村超等活动430余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