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聚焦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关键环节,全方位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骨干队伍,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坚持从党员骨干、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中广泛选拔,逐一研判、严格把关,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村级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日常管理,对村党组织书记思想情况、工作表现全面把握,对履职不力、工作落后的及时调整。2024年以来,累计调整9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实现年龄、学历、能力“三优化”。建立健全相关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三险一检”政策,进一步激励村级干部担当作为。
以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牵引,精准甄别“一二三”类村党组织,坚持分类施策,推动村级党组织整体升级进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村“两委”干部读在职大专、大学提升学历,用好国家开放大学等渠道,全面提升村“两委”干部学历水平。2023年以来,共有141名村“两委”干部学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抓实村级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逐一分析158个村级班子队伍建设现状,对村“两委”班子进行“精准画像”,摸清班子运行、后备人选、矛盾问题。
打破身份、职业、经历等界限,注重通过个人自荐、党群推荐等方式,从优秀党员、村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外出经商能人、复员退伍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发现、挖掘后备力量好苗子。目前储备村后备力量1015名。依托“乡音党课”、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暨乡村经营管理人才素能提升培训班等方式开展理论培训,村干部与后备人才结成帮带对子,全程指导参与乡村振兴、矛盾调解等一线工作。通过“理论+实践”等形式对村级后备力量开展立体式教学,帮助提升履职本领。结合村级班子届中研判等工作,对后备力量履职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并将结果作为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不适岗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岗位空缺的情况,按照相关程序,从后备干部中选拔合适人员进行补充。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